[实用新型]单向流正压新风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22776.5 | 申请日: | 2021-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14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原军;郑文青;王丽;王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舍通风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7/003 | 分类号: | F24F7/003;F24F7/06;F24F8/108;F24F8/158;F24F13/32;F24F13/24;F24F13/28;F24F13/02;F24F13/08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正压 新风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单向流正压新风系统,包括主体组件、过滤组件和安装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壳体、盖体、橡胶套和消音棉垫;所述过滤组件安装于壳体的内部;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板体、T形滑块、固定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螺杆和连接板;所述板体和T形滑块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板体的前表面开设有T形滑槽;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启动,抽取新风,新风通过进风管进入壳体内,抽取的新风首先通过初效过滤网进行过滤杂质,再通过活性炭吸附层净化空气,提高通入室内的新风质量,然后通过风机的出风口进入出风管,通过在入风口安装本装置,形成单向流正压,提高新风进入室内的速度,提高换气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单向流正压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单向流新风系统即“强制排风、自然送风”系统。以住宅为例:排风口安装在厨房、卫生间等污浊空气聚集的地方,排风口直接与卫生间的竖井或是厨房的烟道连接,导入新风的进风口安装在卧室、客厅的门窗上方,并直接连接户外。
常规的单向流新风系统的作用力往往为负压,即在排风口处安装风机,利用向外排风,使房间内形成负压,形成单向流新风更换,然而,采用负压的方式,仅靠室内外自然产生的空气压差换气,效果不甚理想,有时影响门窗的安装;使用时需人工开合进风口,且现有的新风系统在进风口处安装时,位置往往为固定状态,不便于对位置进行调节;
为此,提出一种单向流正压新风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单向流正压新风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单向流正压新风系统,包括主体组件、过滤组件和安装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壳体、盖体、橡胶套和消音棉垫;
所述过滤组件安装于壳体的内部;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板体、T形滑块、固定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螺杆和连接板;
所述板体和T形滑块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板体的前表面开设有 T形滑槽,所述T形滑块滑动于T形滑槽的内部,所述T形滑块的前表面焊接于壳体的后表面,所述第二通孔均匀开设于板体和T形滑块的一侧,所述螺杆插入第二通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表面与盖体的后表面卡合连接,所述橡胶套套设于壳体和盖体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侧设有消音棉垫。
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进风管、风机、活性炭吸附层、初效过滤网、引流板和出风管;
所述风机安装于壳体的内壁,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和初效过滤网均安装于壳体的内壁,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位于风机的上方,所述初效过滤网位于活性炭吸附层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进风管连通于壳体的上表面,所述出风管连通于壳体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引流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引流板对称焊接于壳体的内侧壁。
优选的:所述板体的上下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固定板的前表面。
优选的:三个所述螺杆为一组限位机构,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限位机构的一侧。
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启动,抽取新风,新风通过进风管进入壳体内,抽取的新风首先通过初效过滤网进行过滤杂质,再通过活性炭吸附层净化空气,提高通入室内的新风质量,然后通过风机的出风口进入出风管,通过在入风口安装本装置,形成单向流正压,提高新风进入室内的速度,提高换气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舍通风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兰舍通风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227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橡胶减震垫
- 下一篇:一种香菇液体菌种摇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