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消雾蒸发式冷凝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21526.X | 申请日: | 2021-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81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耿士江;刘斌;王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8F1/12;F28F25/04;F28F25/06;F28F25/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杰 |
| 地址: | 3133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消雾 蒸发 冷凝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领域,一种可消雾蒸发式冷凝器系统,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喷淋组件、冷凝器和水箱,以及设置于壳体外侧的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水箱从上至下依次布置于喷淋组件下方的壳体内部,水箱通过喷淋回路连接喷淋组件;所述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通过管路相连构成制冷剂回路;所述壳体的出风口下方设有空冷器,空冷器通过管路与蒸发器相连构成载冷剂回路,载冷剂回路与制冷剂回路在蒸发器处进行热交换。该系统中的空冷器能够将湿热蒸汽降温,使其温度降低至露点以下凝结成水滴滴入水箱内,从而降低水汽蒸发量,减小水消耗。基于此,在冬季时能够达到消雾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消雾蒸发式冷凝器系统。
背景技术
蒸发冷凝器是一种化工企业常用的制冷设备,蒸发冷凝器是将冷却水喷淋在换热器外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水膜。高温气体从冷凝换热器上部集管进入,冷凝换热器外表面水膜蒸发,从而实现热量的交换,高温气体被冷凝,冷凝液从冷凝换热器下部出液口流出。目前常规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396469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本中记载的方案,该蒸发式冷凝器,包括下端不同侧面分别设置有进风口、上端安装有轴流风机的箱体,箱体内安装有换热板【即为冷凝器】,在箱体下方的集水槽,连接集水槽的水泵以及安装在箱体内换热器上方的喷淋管,其中水泵通过上水管与喷淋管相连接。运行时,喷淋管喷出的冷却水在换热板【即为冷凝器】上形成水膜,与换热板内部的制冷剂进行换热,从而使换热排板内的冷媒从高温气体变成冷凝液。
此过程中,换热排管上的水膜吸热汽化,会从箱体的出风口处飘出箱体,从而造成水汽蒸发量过大,水消耗量大;且在冬季时还会产生白雾现象,造成雾霾。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方案中,是在轴流风机与喷淋管之间的挡水填料,基于挡水填料进行除水、消雾,但其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消雾蒸发式冷凝器系统,该系统中的空冷器能够将湿热蒸汽降温,使其温度降低至露点以下凝结成水滴滴入水箱内,从而降低水汽蒸发量,减小水消耗。基于此,在冬季时能够达到消雾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消雾蒸发式冷凝器系统,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喷淋组件、冷凝器和水箱,以及设置于壳体外侧的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水箱从上至下依次布置于喷淋组件下方的壳体内部,水箱通过喷淋回路连接喷淋组件;所述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通过管路相连构成制冷剂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下方设有空冷器,空冷器通过管路与蒸发器相连构成载冷剂回路,载冷剂回路与制冷剂回路在蒸发器处进行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可消雾蒸发式冷凝器系统,该冷凝器系统的壳体内部设有喷淋组件、冷凝器和水箱,水箱通过喷淋回路连接喷淋组件,喷淋组件喷出的冷却水经过冷凝器换热后流入水箱内构成循环,冷却水上在冷凝器上形成水膜,与内部的制冷剂进行换热,从而使冷凝器内的冷媒(即制冷剂)从高温气体变成冷凝液;冷凝液在经过壳体外的蒸发器时,会吸收热量从冷凝液变成高温气体,如此构成循环。
与此同时,蒸发器内会的载冷剂温度降低并能够输送至空调末端。本方案在此基础上,另设一条载冷剂回路,连接蒸发器与空冷器,空冷器设置于壳体的出风口下方。如上所述,蒸发器内会的载冷剂温度降低后会由该载冷剂回路输送至空冷器,空冷器能够将湿热蒸汽降温,使其温度降低至露点以下凝结成水滴滴入水箱内,从而降低水汽蒸发量,减小水消耗。基于此,在冬季时能够达到消雾目的;夏季可以减小漂水,增加设备性能,减少补水量。
并且,此方案中利用降膜蒸发器自身冷水压力,在无需另外增加能源输入达到水循环,起到低碳环保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空冷器包括分配管、收集管,以及并联于分配管与收集管之间的多条换热管,换热管上布置有翅片。此结构下的空冷器能够保证其内部的载冷剂分配均匀;而换热管上的翅片能够增大与壳体内部湿热蒸汽的接触面积,提升换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215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分类的新型环保垃圾袋
- 下一篇:智能双开式无线多频二合一IOT存储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