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墙体木模板加固型材的支撑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19400.9 | 申请日: | 2021-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96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柯景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力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墙体 木模 加固 支撑 组件 | ||
本申请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墙体木模板加固型材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和调节件,支撑件设置为方柱扣插销,调节件设置为钉型插销;方柱扣插销水平放置于水平双钢管之间的容置腔中,方柱扣插销沿水平双钢管放置方向的一端设有竖向矩形平面用于抵接横向钢梁,方柱扣插销另一端设有斜面;钉型插销的连接部穿设水平双钢管上的限位槽,且钉型插销上的连接部设置有用于配合斜面的连接槽,方柱扣插销的斜面连接于连接槽;使得水平放置的支撑件不受水平双钢管上的限位槽限制,支撑件能够起到支撑的最大长度大于限位槽长度,所以能够实现调节的范围相比于竖向插入更大,提高整体支撑组件的适配性,从而提高墙体木模板的支撑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墙体木模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墙体木模板加固型材的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们国家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要采用木模板墙柱定型来提高施工质量。其中,木模板墙柱定型,需要在木模板墙柱侧面上设置围绕一圈的加固型材。
其中,如图1所示,加固型材包括若干组水平双钢管和横向钢梁,水平双钢管呈长板状,水平双钢管沿木模板墙柱表面放置,水平双钢管上设有若干沿水平双钢管均匀分布且上下贯通的限位槽,水平双钢管中的两组矩形钢管之间有间距,间距设为容置腔,且水平双钢管两端通过水平双钢管之间的连接块焊接成一体,横向钢梁呈长板状,且横向钢梁两端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支撑槽。
然而,在木模板墙体的阳角处,为了实现对墙体木模板的加固,往往采用横向钢梁伸入至水平双钢管之间的容置腔中实现与水平双钢管的错位配合,且错位配合的部分通过支撑件抵接连接。支撑件竖向插入限位槽,支撑件一端为矩形平面抵接横向钢梁,另一端设有斜面且抵接水平双钢管上的限位槽的槽壁实现抵紧。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在实际施工中水平双钢管和横向钢梁错位配合后,可能出现限位槽未被遮挡的区域太少而导致支撑件插入量不足的情况,则会使得墙体木模板支撑稳定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墙体木模板加固型材支撑件支撑稳定性不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墙体木模板加固型材的支撑组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墙体木模板加固型材的支撑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墙体木模板加固型材的支撑组件,包括调节件和支撑件;所述调节件穿设水平双钢管上的一组限位槽,所述支撑件水平放置于水平双钢管之间的容置腔中,所述支撑件一端抵接横向钢梁,所述支撑件远离横向钢梁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抵接调节件的斜面,且所述支撑件用于抵接横向钢梁的一端与斜面的最大间距大于限位槽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施工中,调节件穿设限位槽,且抵接支撑件,使得整体支撑强度维持原有稳定性;若采用竖向插入的支撑件与限位槽相配合,则竖向插入的支撑件的调节范围不超过限位槽的长度;而水平放置的支撑件不受水平双钢管上的限位槽限制,可以令支撑件用于抵接横向钢梁的一端与斜面的最大间距大于限位槽,相应地,支撑件能够实现调节的范围相比于竖向插入更大,提高整体支撑组件的适配性,从而提高墙体木模板的支撑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牵引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上的牵引孔能够在实际施工中,安装牵引绳,通过牵引绳进行拆卸使得拆卸更加便捷,且能够通过拆卸支撑件更换更适合实际情况的支撑件。
可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防脱部和连接部,所述防脱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所述防脱部连接于水平双钢管的上表面,所述连接部用于伸入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防脱部的宽度大于支撑部的宽度,有利于调节件受到外部压力防脱;且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调节件按压入调节槽和限位槽,防脱部的宽度变大使得按压面积变大即受力面积变大,减小了单位面积内的按压压强,便于施工实施。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上设有能够配合支撑件连接的支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力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力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194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