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神经外科引流袋床旁放置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14422.6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56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霍玉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陈义 |
地址: | 10007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神经外科 引流 袋床旁 放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神经外科引流袋床旁放置架,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系绳来固定引流袋,非常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该新型神经外科引流袋床旁放置架包括架体,在架体上设置有固定部和悬挂部,固定部和悬挂部均能沿着架体的长度方向上往复移动,且固定部和悬挂部均能够锁定在架体长度方向上任一位置处。本实用新型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引流袋高度精确调节的新型神经外科引流袋床旁放置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神经外科引流袋床旁放置架。
背景技术
目前神经外科术后头部及腰穿引流袋的固定常用绳子或绷带系在床旁,患者外出检查时,需松解绳子或绷带取下引流袋放置于床上,多次系解绳子或绷带极其繁琐且不美观。且医生会根据引流量的多少调节引流袋的高度,有时为了调整高度还需要绳子将引流袋挂在床头输液架上,患者翻身时有管路脱出的风险,增加安全隐患。
临床中,有时根据患者的术中情况,医生希望引流袋的高度与伤口位置平齐,但是由于引流袋通常挂置于床档上,无法准确的做到引流袋的高度与伤口位置平齐。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引流袋通过系绳来进行固定,非常不便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神经外科引流袋床旁放置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系绳来固定引流袋,非常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神经外科引流袋床旁放置架,包括架体,在所述架体上设置有固定部和悬挂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悬挂部均能沿着所述架体的长度方向上往复移动,且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悬挂部均能够锁定在所述架体长度方向上任一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部包括U型架,在所述U型架上设置有螺纹孔,螺栓穿过螺纹孔与所述U型架连接;
在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第一移动槽,在所述螺栓上设置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移动槽,使得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槽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架体上还设置有第二移动槽,所述悬挂部能够在所述第二移动槽上滑动;
在所述架体上还设置有第三移动槽,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三移动槽与所述悬挂部螺纹连接,旋转所述紧固件能够将所述悬挂部固定在所述第二移动槽的任一位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架体上沿所述架体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刻度线“0”位置位于所述架体的中部,所述刻度线向所述架体两个端部依次标号为“1”、“2”、“3”、“4”、“5”、“6”、“7”、“8”、“9”、“10”、“11”、“12”、“13”、“14”、“15”。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悬挂部上设置有标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悬挂部的头部为椭圆形结构,在所述悬挂部的头部上设置有悬挂钩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紧固件上设置有旋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架体为方形结构或者圆柱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锁紧部,所述锁紧部与所述U型架通过摁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144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防化滤毒通风关闭阀
- 下一篇:一种自动扫地机器人新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