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截面桥体可视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11136.4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17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肖昌平;姜云;潘烟锋;杜王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永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F16M11/42 |
代理公司: | 杭州伟知新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5 | 代理人: | 冯仪红 |
地址: | 3254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面 可视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截面桥体可视化装置,涉及桥梁检测设备领域,包括一对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设置有外固定轮,其中一组所述固定框架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外固定轮及调节机构之间连接有多组相互连接的调节带。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固定轮及调节机构固定调节带,固定后由于第一连接杆固定了固定轮与从动轮之间间距,且第二连接杆固定固定轮与调节轮之间的间距,所以通过调节套杆调节固定轮与从动轮之间间距,就可以将调节带绷紧,绷紧后电机带动外固定轮转动,进而带动调节带移动,从而带动摄像头对桥梁底部进行可视化检测,避免了传统检测方式检测效果较差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检测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变截面桥体可视化装置。
背景技术
可视化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它涉及到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个领域,成为研究数据表示、数据处理、决策分析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技术,目前正在飞速发展的虚拟现实技术也是以图形图像的可视化技术为依托的。
目前变截面桥体广泛运用与各种水域,由于变截面桥体底部呈弧线形,无法设置底部栈桥,目前多采用乘船检查等方式进行远距离检查。
但由于远距检查观察较为模糊,导致检查效果较差,在裂痕早期较小的情况时难以被检测发现,且由于水面存在波澜,导致船体及乘员晃动,进一步导致了检测的清晰度更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截面桥体可视化装置,以解决现有变截面桥体检查时检测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截面桥体可视化装置,包括一对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设置有外固定轮,其中一组所述固定框架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外固定轮及调节机构之间连接有多组相互连接的调节带,所述调节带外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安装有摄像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电机带动外固定轮转动,通过调节机构调节调节带的松紧度,通过调节带带动摄像头移动,通过固定板固定摄像头,通过摄像头进行可视化检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轮、调节轮、从动轮、调节套杆、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固定轮通过转动轴与所述固定框架,所述固定轮与所述调节轮之间铰接有一对所述调节套杆,所述固定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铰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固定轮与所述调节轮之间铰接有所述第二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调节套杆调节固定轮与调节轮之间距离,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固定轮与从动轮之间间距,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固定轮与调节轮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带两端皆设置有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之间连接有连接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连接段与连接扣配合,从而将多组调节带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框架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外固定轮配合的固定轴承,固定框架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轴承配合的固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固定轴承固定外固定轮,通过固定槽固定固定轴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框架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电机配合的安装固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安装固定槽安装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永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永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11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驱蚊式夏季服饰
- 下一篇:一种新型过滤材料孔径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