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据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08114.2 | 申请日: | 2021-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12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耀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腾达特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29;H01B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王漾 |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据电缆,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包括两个内部完全填充的内护套和一个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由两个绝缘套拼接而成,两个所述绝缘套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护套沿绝缘套的轴线位置设置在绝缘套的内部,所述内护套的外侧包裹有外防火层,所述外防火层的外侧包裹有外屏蔽层,所述内护套内沿轴线呈环形阵列布置若干组用于信号传输的双绞线,所述双绞线外侧包裹有内屏蔽层,所述内屏蔽层的外侧包裹有内防火层。本实用新型内护套的外侧设有外防火层,线芯的外侧设有内防火层,对数据线的线芯进行双层防火,提升数据电缆的防火性能,在发生火灾时,增长了电缆的耐火时长和数据及时传输的时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电缆。
背景技术
数据电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100Ω电缆,主要是针对非屏蔽类双绞线;另一种是150Ω电缆,主要是针对屏蔽类双绞线,随着光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电缆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宽带接入网的传输媒体,具有制造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可扩充性好、便于网络升级的优点,主要用于大楼综合布线、小区计算机综合布线等,现有的数据电缆内部防火性能较差,数据电缆用于数据的传输,在发生火灾时,对于重要数据进行转移或保存时,电缆防火性能较差,大大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时间,不能起到良好的应急作用。
因此,发明一种数据电缆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据电缆,包括两个内部完全填充的内护套和一个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由两个绝缘套拼接而成,两个所述绝缘套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护套沿绝缘套的轴线位置设置在绝缘套的内部,所述内护套的外侧包裹有外防火层,所述外防火层的外侧包裹有外屏蔽层,所述内护套的轴线位置设置有贯穿的排流通道,所述内护套内沿轴线呈环形阵列布置若干组用于信号传输的双绞线,所述双绞线外侧包裹有内屏蔽层,所述内屏蔽层的外侧包裹有内防火层。
可选的,所述双绞线包括两根相互绞合的线芯,所述线芯的外侧包裹有绝缘层。
可选的,所述内屏蔽层内侧与双绞线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填充绳,所述填充绳采用玻璃纤维绳;
填充绳的填充充实,一方面提升了双绞线安装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提升了电缆的抗拉强度。
可选的,两个所述绝缘套相交形成的凹槽内设有抗拉绳,所述抗拉绳的外部设有绝缘包裹,所述绝缘包裹与外护套为一体式结构;
抗拉绳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电缆的抗拉强度。
可选的,所述排流通道的内侧粘接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采用玻璃纤维绳编织而成的玻璃纤维布;
抗拉层在电缆内侧提升了电缆的抗拉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线芯直接设置在完全填充的内护套内,降低了加工难度,提升了线芯安装的稳定性,线芯排布更均匀;两组数据线由外护套进行包裹在一起,不仅提升了数据电缆的防护性能,又提升了数据线分布的整齐度。
2、本实用新型内护套的外侧设有外防火层,线芯的外侧设有内防火层,对数据线的线芯进行双层防火,提升数据电缆的防火性能,在发生火灾时,增长了电缆的耐火时长和数据及时传输的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护套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芯安装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腾达特缆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腾达特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081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