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挡泥板及电动滑板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06829.4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68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清;雷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炎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5/04 | 分类号: | B62J15/04;B62J6/045;B62J11/19 |
代理公司: | 广州长星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62 | 代理人: | 张冰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挡泥板 电动 滑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滑板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挡泥板及电动滑板车,其中挡泥板用于安装连接导线及至少一个与连接导线电性连接的刹车警示灯,挡泥板包括挡泥板本体;挡泥板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外壁及内壁,外壁及内壁分别为弧形面,刹车警示灯安装于外壁上,内壁上设有多个沿内壁的弯曲方向依次间隔布设的卡扣,各卡扣与内壁之间限定形成有卡孔,连接导线依次穿设于多个卡孔内;内壁上设有多个沿内壁的弯曲方向依次间隔布设的突起,多个突起与多个卡扣一一对应连接。连接导线采用卡扣的方式卡接于挡泥板的内壁上,连接稳定且拆装便捷,方便更换连接导线;同时有效阻挡污泥粘结于连接导线的表面,提高连接导线的拆卸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滑板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挡泥板及电动滑板车。
背景技术
电动滑板车是一种新型的便携式交通工具,其具有可折叠、轻量化、体积小且结构紧凑的特点,便于用户在城市短途出行的使用。现有电动滑板车的车轮上方均安装有挡泥板,以防止雨天行驶时积水及污泥飞溅到身体上。现有技术中,后轮上方的挡泥板的后端安装有刹车警示灯,刹车警示灯与电池之间的连接导线固定在挡泥板的内壁上,以提高电动滑板车的整体美观性及牢固性。但是,连接导线通常采用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挡泥板的内壁,导致连接导线的更换较为麻烦,同时部分污泥会粘附于连接导线的表面,进一步增大连接导线的拆卸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挡泥板,连接导线采用卡扣的方式卡接于挡泥板的内壁上,连接稳定且拆装便捷,方便更换连接导线;同时有效阻挡污泥粘结于连接导线的表面,提高连接导线的拆卸便捷性。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挡泥板的电动滑板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泥板,所述挡泥板用于安装连接导线及至少一个与所述连接导线电性连接的刹车警示灯,所述挡泥板包括挡泥板本体;所述挡泥板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外壁及内壁,所述外壁及所述内壁分别为弧形面,所述刹车警示灯安装于所述外壁上,所述内壁上设有多个沿所述内壁的弯曲方向依次间隔布设的卡扣,各所述卡扣与所述内壁之间限定形成有卡孔,所述连接导线依次穿设于多个所述卡孔内;所述内壁上设有多个沿所述内壁的弯曲方向依次间隔布设的突起,多个所述突起与多个所述卡扣一一对应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卡扣沿预定弧线依次间隔布设,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突起分别位于所述预定弧线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突起上远离所述卡扣的一端形成有圆角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泥板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围挡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刹车警示灯安装于所述外壁的后端,所述外壁的前端开设有连通至所述内壁的穿孔,所述连接导线上远离所述刹车警示灯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穿孔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刹车警示灯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外壁的后端开设有连通至所述内壁的安装孔,所述刹车警示灯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泥板本体、所述卡扣及所述突起为塑料一体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壁的前端设有用于连接电动滑板车车身的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挡泥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挡泥板本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卡扣,卡扣与内壁之间限定形成有卡孔,连接导线依次穿设于多个卡孔内,通过卡扣将连接导线各段扣压至内壁上,从而限制连接导线在内壁上发生晃动,起到固定的目的。当外力拉扯连接导线依次从多个卡孔中拔出,从而实现连接导线与挡泥板本体之间的拆分,拆卸方便,从而实现连接导线与挡泥板之间的可拆卸装配。
挡泥板本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突起,突起阻断了沿内壁表面上空气的流动,以使污泥撞击于突起上并粘结于突起上,减少了粘结于相邻两个突起之间的连接导线部分的污泥量,起到阻挡污泥粘接于连接导线的目的,方便在拉扯连接导线从卡孔冲拔出,省劲且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炎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炎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068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取拿的治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变径牵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