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浆果栽培土壤含氧量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04562.5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32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俞小花;陈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植生态植物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2 | 分类号: | A01B49/02;A01B77/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宦晓军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浆果 栽培 土壤 含氧量 调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浆果栽培土壤含氧量调节装置,涉及浆果栽培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推杆,底板的另一侧还设有放置盒,底板的底面上均匀设有四个万向轮,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供能机构和与之电性连接的充氧机构,所述供能机构用于提供电能,所述充氧机构用于向土壤中充入空气以提升氧含量,所述充氧机构上还设有起振机构用于带动充氧机构中的充气部分进行振动,使得在提升土壤氧含量时顺便对土壤进行松土,所述起振机构同样与供能机构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升土壤中的氧含量,并同时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浆果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浆果栽培土壤含氧量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因为土壤空气中的氧气是通过地表空气物理扩散补充而来,与土壤孔隙度和与空气接触面积及氧气的浓度梯度呈正相关,当土壤孔隙度一定时,单位面积内氧气的扩散速度是一定的。随着植物根系密度的增加,根系呼吸消耗氧气的速度增加,当根系呼吸消耗氧气的速度接近空气中的氧气向土壤中扩散的速度时,土壤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开始降低,当土壤空气含氧量低于10%时,植物根系开始因缺氧导致死亡,降低根系密度从而达到新的根系平衡密度,这种现象叫根系的自疏现象。
以此,想要对浆果进行高密度种植并保证它们生长的很好就必须要改善土壤的供氧量,常见的方法为人工使用耙子等工具疏松土壤,提高空气与土壤中气体的交换速度,进而提升土壤含氧量,这种方法的提升土壤含氧量的速度较慢,且无法疏松到较深的土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浆果栽培土壤含氧量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浆果栽培土壤含氧量调节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推杆,底板的另一侧还设有放置盒,底板的底面上均匀设有四个万向轮,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供能机构和充氧机构,所述供能机构用于提供电能,所述充氧机构用于向土壤中充入空气以提升氧含量,所述充氧机构上还设有起振机构用于带动充氧机构中的充气部分进行振动,使得在提升土壤氧含量时对土壤进行松土,所述充氧机构和起振机构均与供能机构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能机构包括蓄电池和太阳能发电板,所述蓄电池设于底板上且被同样设于底板上的遮阳盒包含在内,所述遮阳盒上开有导线孔,所述太阳能发电板通过立柱设立于底板上,所述立柱设于底板四角,所述太阳能发电板通过导线孔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氧机构包括气泵和空心支座,所述气泵设于底板上,所述空心支座上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泵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空心支座的下表面上均匀设有若干空心锥,所述空心锥上开有若干微型通孔,所述空心支座的上端设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上端设有把手,所述气泵与蓄电池通过导线孔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起振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对称设置在空心支座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偏心块,所述电机通过导线孔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有太阳能发电板,可以通过吸收太阳能来维持电能供给,更加绿色环保;通过空心锥刺进土壤并向土壤中充入空气,能够有效提升土壤中的含氧量;设有起振机构振动土壤实现松土的效果,增加空气与土壤中气体的交换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功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空心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推杆,3-放置盒,4-万向轮,5-供能机构,501-蓄电池,502-太阳能发电板,503-遮阳盒,504-导线孔,505-立柱,6-充氧机构,601-气泵,602-空心支座,603-气管,604-空心锥,605-微型通孔,606-延长杆,607-把手,7-起振机构,701-电机,702-偏心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植生态植物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植生态植物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045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絮凝沉淀一体化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头戴式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