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矩形管内壁倒角刀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04017.6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18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超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矩形管 内壁 倒角 | ||
本申请公开一种矩形管内壁倒角刀,涉及切削加工技术的领域,其包括分体设置的刀头和刀杆,刀头与刀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本申请通过将刀头与刀杆分体设置,在加工矩形的管件内壁孔口倒角时,可先将刀头放入管件内,再从管件另一侧的通孔将刀杆插入管件,刀杆与刀头连接进行加工倒角,可使加工出的倒角光滑平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切削加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矩形管内壁倒角刀。
背景技术
在对一些矩形的管件贯穿开孔时,需要对孔口的毛刺进行处理。相关技术中,通过倒角刀具对孔进行倒角加工以去除毛刺,但传统的倒角工具只能对外壁侧的孔口进行倒角,无法伸入管件内对内壁侧孔口进行倒角,只能通过锉刀或是刮刀对内壁侧的毛刺进行倒角。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通过手工,用锉刀或者刮刀进行加工,加工出来的倒角形状不规则,孔口质量差。
为此,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矩形管内壁倒角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手工加工管件内壁孔口处倒角形状不规则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矩形管内壁倒角刀,具有倒角光滑平顺的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矩形管内壁倒角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矩形管内壁倒角刀,包括分体设置的刀头和刀杆,所述刀头与所述刀杆之间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刀头与刀杆分体设置,在加工矩形的管件内壁孔口倒角时,可先将刀头放入管件内,再从管件上另一侧的通孔将刀杆插入管件,刀杆与刀头连接进行加工倒角,可使加工出的倒角光滑平顺。
可选的,所述刀头上同轴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刀杆安装在所述连接孔中且两者的周向位置相固定,所述连接孔为盲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刀头上开设连接孔,刀杆可通过连接孔与刀头安装,并带动刀头转动;连接孔设为盲孔,加工过程中刀杆可将刀头抵紧在待加工的孔上,从而有效地对孔口进行倒角加工。
可选的,所述连接孔设置为多边形孔,所述刀杆的一端对应所述连接孔设置为多边形的杆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边形的连接孔与多边形的杆头可实现周向定位,刀杆转动可以带动刀头旋转。
可选的,所述连接孔为椭圆孔,所述刀杆的一端对应所述连接孔设置为椭圆形的杆头。
可选的,所述连接孔为螺纹孔,所述刀杆的一端对应所述连接孔设置为带外螺纹的杆头。
可选的,所述刀头靠近所述刀杆的一端同轴一体设置有多边形的卡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刀头上设置多边形卡接部,在拆卸刀头时,可用扳手卡住卡接部以限制刀头的转动,再旋转刀杆,拆分刀头和刀杆。
可选的,所述刀头上设置有与所述刀杆相配合定位孔,所述刀头靠近所述刀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刀杆周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沿圆周方向抵接的第二限位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刀头上开设定位孔,可使刀杆与刀头同轴连接,在刀头上设置第一卡接部,在刀杆上设置第二卡接部,当刀杆插入定位孔时,第二卡接部与第一卡接部抵接,刀杆转动可带动刀头转动,实现倒角加工。
可选的,所述刀头设置为锥形,所述刀头的锥形面上开设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刀头设置为锥形可以满足待加工倒角的角度需求。
可选的,所述刀头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刀杆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同轴开设在刀头上远离所述刀口的一端,所述连接孔为盲孔。
可选的,所述刀头上还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刀头同轴设置,所述定位杆设置在远离所述连接孔的一端,所述定位杆的尺寸与待加工孔的尺寸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超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超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040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分拣使用电磁吸盘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机用原材料的合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