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瓶称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02562.1 | 申请日: | 2021-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33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韦干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源正特种气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G21/22 | 分类号: | G01G21/22;G01G21/28 |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挺立众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2 | 代理人: | 林海 |
| 地址: | 45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称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瓶称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瓶称重装置,现有气瓶称重容易出现气瓶滑落、砸坏天平,一种气瓶称重装置,包括电子天平,所述电子天平外设置固定罩,所述电子天平与固定罩之间设置气瓶托降组件,所述气瓶托降组件包括托盘、托架和可伸缩的气缸,所述托盘置于电子天平上方,所述托架置于固定罩上方,所述气缸设置于托架下方,所述托盘与托架之间通过设置多个挂钩在气缸升起时连接组合、在气缸下降时分离,气瓶通过托盘下降的方式平稳落在电子天平上进行称重,保护天平、减少工作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瓶称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瓶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气体行业中,在使用大气瓶(如容积40L、重量50kg气瓶)配制高精度混合气体时,通常采用称重法来配制及定值,该工艺需使用大型精密电子天平(如最大称重100kg以上,感量0.1g)。在配制气体时,需要在组分气体充入前、充入后分别对气瓶进行精确称重,计算出称重前后的质量差,得出充入的组分气体的质量,该质量将决定该组分气体的含量定值。当混合气含有多种组分时,每一种组分的含量定值均需进行上述的称重操作。
目前,配气用大型精密电子天平一般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大型电子天平的秤盘高度距离地面15~20厘米,因此在称重大气瓶时,需要两名人员将气瓶抬高、搬移到天平秤盘中心位置才能称重,该过程需要两名人员配合,劳动强度大,而且人员手动搬动气瓶存在气瓶滑落、砸坏天平的危险,同时,由于称重频率较高,人员抬放气瓶下降速度差别大,反复操作容易造成电子天平精确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瓶称重装置,解决现有气瓶称重容易出现气瓶滑落、砸坏天平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瓶称重装置,包括电子天平,所述电子天平外设置固定罩,所述电子天平与固定罩之间设置气瓶托降组件,所述气瓶托降组件包括托盘、托架和可伸缩的气缸,所述托盘置于电子天平上方,所述托架置于固定罩上方,所述气缸设置于托架下方,所述托盘与托架之间通过设置多个挂钩在气缸升起时连接组合、在气缸下降时分离。
本装置需要在地面挖出地坑配合使用,电子天平放置于地坑内,电子天平外面设置固定罩,固定罩固定在地坑底部的地面上,安装后固定罩的上表面与地面平齐,固定罩内表面与电子天平无接触。
气缸于固定罩前、后立面分别设置,使气瓶托降组件在升降过程中保证受力平衡,支撑托架完成升降动作,合理设计托盘上挂钩高度,选用适当的汽缸行程,在汽缸上升过程中,托架上移,逐渐靠近挂钩,在临界点与挂钩接触,带动托盘上移,汽缸上升至最高位置,挂钩挂在托架上,托盘与电子天平分离,此时将气瓶通过不离地转动挪移的方式,移动至托盘上,装卸滚动气瓶时不直接接触天平,避免了重量偏载冲击对精密天平带来的损害,实现了精密天平的有效保护,在汽缸下降至最低位置时,挂钩与托架彻底分离,托盘落到电子天平秤盘中心区域,进行称重。
更进一步,各所述挂钩包括弯钩和连杆,各所述连杆向远离托盘的斜上方倾斜设置与托盘之间形成大于100度且小于120度的夹角,不垂直设计,保证托架下降后,挂钩与托架彻底分离,对托盘和气瓶的称重不构成影响,保证称重的准确性。
更进一步,所述托架为由两根托杆和两根托辊组合形成的方形框状结构,各所述托杆为矩形板状结构,托杆表面平直的板状结构使气瓶从地面移到固定罩上时,不需要上下搬动,各所述托辊为圆柱管状结构,与弯钩配合起到自动定心的作用,使托盘下降后位置相对固定在秤盘中心位置。
更进一步,所述固定罩上设置供托辊定位的导向组件,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两根垂直设置在固定罩上的导柱,使托辊只能在设定区域内升降。
更进一步,所述固定罩一侧设置等待工位,使气瓶进出挪移时与托架的升降动作互不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源正特种气体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源正特种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02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