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面钢筋支撑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99648.3 | 申请日: | 2021-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80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裘煜;邹小舟;罗运海;何建华;毛运藩;简伟通;郑晓彬;甘林新;梁潮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翔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7400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支撑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面钢筋支撑固定装置,所述板面钢筋支撑固定装置为矩形,包括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和支撑脚;所述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与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均为热轧钢筋,直径为8mm,所述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与板面横向钢筋垂直,所述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与板面纵向钢筋垂直,所述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和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上等距地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用于板面横向钢筋和板面纵向钢筋的间距控制和固定,本申请的板面钢筋支撑固定装置可以减小保护层的厚度,防止板面钢筋和抗裂钢筋网之间发生位置偏移,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间距控制的精度,不容易变形并且体系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板结构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面钢筋支撑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楼板结构的钢筋施工中,通常是在板面钢筋绑扎完成之后,再绑扎水泥垫块,以此固定板面钢筋。该做法无法对板面钢筋的钢筋间距进行有效控制,钢筋间距误差较大,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问题。
在现行施工中,常用的水泥垫块由于固定形式单一,不能有效固定住板面钢筋和抗裂钢筋网的位置与高度。在混凝土浇筑时,经常会因振捣等导致垫块脱落,从而使得板面钢筋和抗裂钢筋网下沉,导致保护层厚度增加,板面钢筋和抗裂钢筋网位置偏移,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根据《混凝土结构常用施工详图(现浇混凝土板、非框架梁配筋构造)》13SG903-1图集,板类构件表层钢筋竖向间隔件的最大安放间距为0.8m。传统水泥垫块的支撑体系零散,支撑间距不统一,无法对板面钢筋形成稳定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一种板面钢筋支撑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传统水泥垫块,板面钢筋的钢筋间距误差大、支撑不稳定等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板面钢筋支撑固定装置,所述板面钢筋支撑固定装置为矩形,包括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和支撑脚;
所述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与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均为热轧钢筋,直径为6-12mm,优选为8-10mm,更优选为8mm;
所述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与板面横向钢筋垂直,优选地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与板面横向钢筋在同一水平面内垂直;
所述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上有宽度为15mm、间距与板面横向钢筋间距相同的V字型凹槽,便于板面横向钢筋的间距控制和固定;
所述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长度由板面横向钢筋的数量n1和钢筋间距d1决定,长度L1=(n1-1)×d1+10+8×2(mm);
所述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之间平行且长度相等,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之间的间距D1=0.40m~0.60m;
所述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与板面纵向钢筋垂直;
所述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上有宽度为10mm、间距与板面纵向钢筋间距相同的V字型凹槽,便于板面纵向钢筋的间距控制和固定;
所述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长度由板面纵向钢筋的数量n2和钢筋间距d2决定,长度L2=(n2-1)×d2+10+8×2(mm)
所述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之间平行且长度相等,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之间的间距D2=0.40m~0.60m;
所述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与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之间用点焊连接。
所述支撑脚用于固定所述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与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并控制板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翔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翔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996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