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危废燃烧烟气冷却除尘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99300.4 | 申请日: | 2021-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49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楠;王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12 | 分类号: | B01D46/12;B01D46/71;F23J15/06;F23J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万小侠 |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烟气 冷却 除尘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危废燃烧烟气冷却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模块和除尘模块;所述冷却模块连接在除尘模块的输入端处;通过循环的冷却水对经过冷却模块的烟气进行冷却,保证了冷却模块中冷却水的散热效果,提升冷却效率;此外,冷却模块中设置多个螺旋烟道进行烟气流通,增加了高温烟气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加速散热,提升冷却效果;通过在层叠的过滤网单元之间设置过滤无纺布,保证了过滤效果,同时设置脉冲单元,进行反向脉冲清理过滤无纺布上粘住的烟尘,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降低人工清理频率,提高过滤效率。
技术领域
本使用新型涉及危废燃烧烟气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危废燃烧烟气冷却除尘结构。
背景技术
危废物常见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化学法、物理法、生物处理法和稳定固化法等,这些处理方法的主要目的为通过对危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物理化学改性,进而达到无害化程度。在前期处理的过程中也可以回收危废中可利用的成分,如金属、有机溶剂等。
危废物的后期处置主要包括安全焚烧、卫生填埋和海洋处置等。其中焚烧法是危废的最终处置技术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通过焚烧炉的焚烧过程进一步将危废中有毒有害的有机成分消除,并实现减量化,其中产生的热源也可进行回收利用。但焚烧的过程中要注意气体的排放,安装废气处理装置,避免二次污染。一般的在冷却处理中采用单一的螺旋管道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差,散热效果差;过滤网组需要经常手动清洗,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使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危废燃烧烟气冷却除尘结构,能够解决一般的危废燃烧后气体冷却效果差,散热效果不理想,烟尘容易堵塞过滤网组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使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危废燃烧烟气冷却除尘结构,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冷却模块和除尘模块;所述冷却模块连接在除尘模块的输入端处;
所述冷却模块包括冷却箱体、螺旋烟道、水箱、驱动电机、循环泵和循环管道;所述冷却箱体呈长方体壳状结构,所述冷却箱体的左侧表面与右侧表面上均设置有与螺旋烟道相连的呈矩阵状分布的螺旋烟道连接口;所述冷却箱体的右侧表面上连接有集烟管道,冷却箱体的左侧表面连接在除尘模块的输入端上;所述冷却箱体的上侧表面与下侧表面上均设置有循环管道接口;
所述螺旋烟道具有若干个,且螺旋烟道的两端与冷却箱体表面上的螺旋烟道连接口密封相连,所述螺旋烟道的外壁与冷却箱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容纳冷却水的型腔;
所述水箱设置在冷却箱体的一侧,且水箱内设置有冷却水,所述驱动电机与循环泵均设置在水箱上,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循环泵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驱动循环泵运动;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通过一进水管道伸入在水箱内;所述循环管道具有两段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且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在循环泵的输出端上,另一端连接在冷却箱体的上侧面循环管道接口处;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在冷却箱体的下侧面循环管道接口处,另一端连接在水箱上;
所述除尘模块包括除尘箱体、固定边框、过滤网组和脉冲单元;所述除尘箱体的一侧边上与冷却箱体的一侧相连,且除尘箱体与冷却箱体的螺旋烟道连接口导通;所述固定边框呈长方体框架结构,且固定边框倾斜设置在除尘箱体内;所述过滤网组填充设置在固定边框内,且过滤网组的边缘与固定边框的内壁相连;所述过滤网组具有若干个互相平行堆叠设置的过滤网单元;
所述脉冲单元包括气包和脉冲管;所述气包设置在除尘箱体的外侧,所述气包的一侧连接有脉冲气源,气包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气口且该出气口上设置有脉冲阀;所述脉冲管的一端连接在气包的出气口上,脉冲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除尘箱体内,脉冲管位于除尘箱体内的部分平行于固定边框延伸方向,且沿着延伸方向设置有若干脉冲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道的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组中互相平行堆叠的过虑网单元之间设置有过滤无纺布。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箱体的底端设置有出尘口,另一侧边设置有出烟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993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