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隔热板和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99297.6 | 申请日: | 2021-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36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郦文祥;杨柳;官则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卢春燕 |
| 地址: | 51811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隔热板 具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隔热板和具有其的车辆,用于车辆的隔热板包括:车辆包括电池包,隔热板适于设在电池包上,隔热板包括:第一隔热板,第一隔热板适于设在电池包的外表面上;第二隔热板,第二隔热板与第一隔热板相连,且第二隔热板位于第一隔热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第二隔热板适于设在第一隔热板的远离电池包的一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隔热板,通过使隔热板包括第一隔热板和第二隔热板,且第一隔热板设在电池包的外周面,第二隔热板位于第一隔热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由此,可以增加隔热板的结构强度,且可以避免隔热板开裂,延长了隔热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有效地提升隔热板的隔热效果,延长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隔热板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辆的排气系统处的隔热板通常为单层结构,且为了避免与车辆的车身干涉,隔热板与车身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这就导致隔热板的结构强度较弱,隔热效果较差,且隔热板容易出现开裂、共振异响等问题,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隔热板,有效地提升了隔热板的隔热效果,且增加了隔热板的结构强度,可以避免隔热板开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隔热板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隔热板,所述车辆包括电池包,所述隔热板适于设在所述电池包上,所述隔热板包括:第一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适于设在所述电池包的外表面上;第二隔热板,所述第二隔热板与所述第一隔热板相连,且所述第二隔热板位于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隔热板适于设在所述第一隔热板的远离所述电池包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隔热板,通过使隔热板包括第一隔热板和第二隔热板,且第一隔热板设在电池包的外周面,第二隔热板位于第一隔热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由此,可以增加隔热板的结构强度,且可以避免隔热板开裂,延长了隔热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有效地提升隔热板的隔热效果,延长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隔热板包括第一子隔热板和第二子隔热板,所述第二子隔热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隔热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子隔热板的另一端朝向背离所述第二隔热板的方向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隔热板包括第三子隔热板和第四子隔热板,所述第三子隔热板与所述第一子隔热板相对且彼此相连,所述第四子隔热板与所述第二子隔热板相对且彼此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子隔热板的所述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二子隔热板的所述一端,且所述第一子隔热板的所述一端、所述第二子隔热板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四子隔热板的对应位置处铆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隔热板和所述第二隔热板包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隔热板为镀铝钢板,所述第二隔热板为压花铝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个隔热件,所述隔热件适于与所述车辆的车身止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热件为硅胶泡棉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隔热板和所述第二隔热板上设有朝向远离所述第二隔热板的方向凸出的加强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隔热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992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