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砂石试件加工的改进型金相抛磨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94389.5 | 申请日: | 2021-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98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晟;范彪;曹媛媛;宋志堃;路扬;张奇奇;刘欣;肖玉红;郭银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北京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5/00;B24B41/00;B24B55/00;B24B51/00;G01N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时晓向;孙海波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砂石 加工 改进型 金相 抛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砂石试件加工的改进型金相抛磨机,包括机箱、磨盘、卡接机构,所述机箱内转动连接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由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旋转,所述支撑轴上设置卡接机构,所述磨盘的底端固定磨盘套,所述磨盘套套在支撑轴上并与卡接机构卡接。本实用新型将磨盘套通过卡接机构与支撑轴卡接,以形成磨盘与支撑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使磨盘与支撑轴之间拆卸方便简单,便于更换不同的磨盘;由于接水盘为四棱锥形结构,内侧高,外侧低,便于从磨盘上甩出的水从引流管排出,避免电路进水短路的风险,有效保护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件抛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砂石试件加工的改进型金相抛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金相磨抛机分为全自动、手动磨抛机两种,自动磨抛机具有可自动切换磨具、自动切换转速等优点,但是自动磨抛机的价格昂贵且设备更替折旧费用高等缺点让许多实验室和机加工中心仍然使用手动磨抛机。用于砂石的手动磨抛机,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等优点,但是砂石磨抛机磨盘重量大,套筒通过销钉与转动轴进行固定,套筒与销钉固定的位置为视线盲区,操作员需要通过手摸来找销孔位置,操作费时,使用不便。
同时,试件从粗加工到试件成品需要经过粗磨、精磨、抛光三个工序,对转速的需求不一样。很多实验室为了避免频繁进行机械调速往往会购置多台设备,因此加工一个试件需要至少三台抛磨机,造成占地空间大、浪费能源、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砂石试件加工的改进型金相抛磨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砂石试件加工的改进型金相抛磨机,包括机箱、磨盘、卡接机构,所述机箱内转动连接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由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旋转,所述支撑轴上设置卡接机构,所述磨盘的底端固定磨盘套,所述磨盘套套在支撑轴上并与卡接机构卡接形成可拆卸连接,以使支撑轴能够带动磨盘旋转,所述磨盘下方的机箱内固定接水盘,所述接水盘的一端连接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延伸至机箱的外侧,接水盘上的水通过引流管排出机箱,所述接水盘为四棱锥形结构,且接水盘顶端中心部位设有通孔,所述磨盘套从通孔内穿过以套在支撑轴上。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轴的顶端设有空腔,所述支撑轴的顶端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等间距圆周分布的U型孔,所述U型孔与空腔连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多个楔块、推拉杆、连接杆,多个所述楔块与多个U型孔一一对应,且楔块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对应的U型孔内,每个楔块与空腔对应的侧壁上以上下的方式铰接两个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推拉杆铰接,所述推拉杆位于空腔内并与推拉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推拉驱动组件驱动推拉杆上下移动来使楔块沿销轴转动,以达到楔块收放。
通过推拉驱动组件将推拉杆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楔块沿销轴转动的旋转运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推拉杆的底端从支撑轴底端穿出并固定压盘,且推拉杆相对支撑轴能够上下移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推拉驱动组件包括磨盘切换踏板、导向柱、第一弹簧,所述磨盘切换踏板的一端伸进机箱内并套在压盘上方的推拉杆上,所述磨盘切换踏板的另一端位于机箱的外侧,所述磨盘切换踏板上贯穿有两个平行分布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机箱固定,所述第一弹簧套在空腔内的推拉杆上,且第一弹簧的顶端与推拉杆固定,第一弹簧的底端与空腔底壁固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导向柱的顶端固定限位盘,两个导向柱的底端均与支撑板固定,所述支撑板与机箱侧壁固定,所述磨盘切换踏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导向柱上套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轴下方的推拉杆上固定卡盘,所述卡盘在第一弹簧弹力作用下能够贴合在支撑轴的底端,且卡盘与支撑轴贴合时,楔块的一端伸出至U型孔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北京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北京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943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