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双相增强结构的加筋PE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91192.6 | 申请日: | 2021-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01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承光;颜爱忠;宋成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苏节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8/02;F16L57/00;F16L23/0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王培松 |
| 地址: | 211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增强 结构 pe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相增强结构的加筋PE管。该加筋PE管包括芯管、加筋层和树脂层。芯管的首端设置有第一企口,尾端设置有与第一企口相匹配的第二企口。加筋层被置于芯管的外壁上。加筋层包括混合束。混合束按芯管的轴向,沿螺旋线的路径卷绕在芯管的外壁上。混合束包括钢丝。钢丝捻制在一起,相邻钢丝之间设置有碳纤维复丝。树脂层粘结在加筋层的外壁上。该加筋PE管优化了供水管路的结构性能,提高了管道的径向承载能力,加筋层通过混合束呈螺旋线卷绕在芯管的外壁上,有利于提高管道的韧性,增强了管道在轴向伸缩性能,使得管道更加适应于偏远地区铺设管道的施工条件,进而提高了供水管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相增强结构的加筋PE管。
背景技术
在城镇饮用水管路建设中,管道通常选用PE管,即聚乙烯塑料管。PE管相对于传统的钢铁管材,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更长的使用寿命。使用时,在PE管的内壁上无结垢层,减少细菌滋生,避免了饮用水的二次污染。在偏远地区饮用水管路的铺设过程中,管道穿越的地形复杂。尤其在高山陡坡密林地带,为了提高供水管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进一步提高PE管的结构性能。
现有技术中树脂复合PE管具有内层和树脂外层管壁,通过增加树脂外层管壁,来提升管道的韧性。避免管道因移动或者错位形成应力集中,进而导致管道破裂。树脂复合PE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PE管的韧性,但是管道在承受轴向载荷或者径向载荷时,仍然容易出现开裂、破损等缺陷,难以满足供水管路的使用需求。
又如,纯碳纤维复合PE管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但是,高性能的纯碳纤维价格高,长距离的铺设碳纤维复合PE管,大大增加了管路成本。并且,纯碳纤维在管路轴向上的伸缩性能不佳,长距离的铺设会增加管路的轴向应力集中,进而影响管路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在偏远地区饮水管路的铺设过程中,如何设计一种引水管,用以提高管道的韧性,从而优化供水管路的结构性能,增强管道的轴向伸缩性能,以及管道径向的承载能力,进而提高供水管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偏远地区饮水管路的铺设过程中,提供一种引水管,用以提高管道的韧性,从而优化供水管路的结构性能,增强管道的轴向伸缩性能,以及管道径向的承载能力,进而提高供水管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提出一种具有双相增强结构的加筋PE管,包括芯管、加筋层和树脂层;
所述芯管的首端设置有第一企口,所述芯管的尾端设置有与第一企口相匹配的第二企口;
所述加筋层被置于芯管的外壁上,所述加筋层包括混合束,所述混合束按芯管的轴向,沿螺旋线的路径卷绕在芯管的外壁上;
所述混合束包括钢丝,所述钢丝捻制在一起,相邻钢丝之间设置有碳纤维复丝;
所述树脂层粘结在加筋层的外壁上。
作为优选,混合束具有一中心钢丝,钢丝沿着中心钢丝的轴线呈圆形排布。如此设置,碳纤维复丝交织在多根钢丝之间,使得混合束具有极高的韧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管道的轴向伸缩性能,在提高加筋层强度的同时,减少了碳纤维复丝的用量,进而进一步降低了管路成本。
作为优选,芯管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层。如此设置,卷绕混合束时,增大了混合束与芯管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混合束在芯管上打滑,有利于混合束更加紧密地卷绕在芯管的外壁上,便于加筋层更好地形成径向支撑,进而进一步提升了管道的径向承载能力。
作为优选,树脂层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卡箍。如此设置,靠近芯管端部的环形凹槽,便于相邻的两根加筋PE管在通过企口定位对接后,能够利用卡箍实施快速夹紧,有利于保证管道在连接处的密封性,进而进一步提高了供水管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苏节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苏节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911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