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联液力缓速器的轴系润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89273.2 | 申请日: | 202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41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东;李文亮;肖遥;李思;包闯;房思奇;王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57/00 | 分类号: | F16D57/00;F16N7/40;F16D65/78 |
| 代理公司: | 阜新市和达专利事务所 21206 | 代理人: | 邢志宏;赵景浦 |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液力缓速器 润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用于机械制造装备,特别涉及一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轴系润滑结构。驱动轴的油封安装面右侧的驱动轴的外圆周上均布设有多个径向的油孔一,油孔一均与轴向的油孔二连通,传动轴的油泵泵体油封骨架安装面左侧凸台的右端面上呈圆周均布设有多个专用扳手锁紧用的凹槽二,凹槽二内侧的传动轴的油泵泵体油封骨架安装面左侧凸台的右端面上呈圆周均布设有多个油孔三,油泵泵盖上设有密封件安装槽三和进油孔,密封件安装槽三内填装密封件三。同轴设置,结构简单,该轴系既可以驱动液力缓速器转子旋转,通过驱动轴和传动轴上的轴承支撑,可以实现同轴传动,保证液力缓速器开启时转子与定子的最佳工作间距限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机械制造装备,特别涉及一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轴系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液力缓速器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参与工作油液热能并通过整车的冷却系统将热量散发的一种辅助制动装置,液力缓速器连接在车辆变速箱内,车辆行驶时液力缓速器传动轴被驱动旋转,在液力缓速器工作时,工作油液会充满由定子和转子形成的工作腔,工作腔内部的轴承和油封均浸泡在油液内部,就可以得到油液的充分润滑和冷却;在液力缓速器关闭时,参与工作的油液会全部返回到油箱内,这时定子和转子形成的工作腔内就没有油液,使轴承和油封就不能得到润滑和冷却,严重影响轴承和油封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传统的液力缓速器是在外部或内部增加输油泵及相应油路实现轴承和油封的润滑和冷却,而这样的轴系结构就非常复杂,安装拆卸难度大,即费时又费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有效保证无油液情况下轴承和油封的润滑和冷却,安装拆卸省时省力的并联液力缓速器的轴系润滑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并联液力缓速器的轴系润滑结构包括密封件一、密封件二、密封件三、调整垫片、油泵泵体油封骨架,其特点是,驱动轴的油封安装面右侧的驱动轴的外圆周上均布设有多个径向的油孔一,油孔一均与轴向的油孔二连通,凸台一右侧的驱动轴上设有外螺纹,驱动轴的外螺纹定位螺纹连接传动轴的内螺纹,驱动轴与传动轴之间通过传动轴的限位面、驱动轴的凸台一、调整垫片限位,传动轴的油泵泵体油封骨架安装面左侧凸台的右端面上呈圆周均布设有多个专用扳手锁紧用的凹槽二,凹槽二内侧的传动轴的油泵泵体油封骨架安装面左侧凸台的右端面上呈圆周均布设有多个油孔三,油孔三均与油孔二连通,油泵泵体套装在传动轴的油泵泵体油封骨架安装面上,传动轴与油泵泵体之间的密封件安装槽一用油泵泵体油封骨架和密封件一密封,油泵叶轮套装在传动轴的油泵叶轮安装面上,传动轴与油泵叶轮之间通过传动轴的凹槽三和油泵叶轮的传动轴安装孔中的凸台三限位,油泵叶轮上装有多个叶片,叶片与油泵叶轮的下端面之间的夹角为α,油泵泵体与油泵泵盖之间通过油泵泵体的螺栓孔二和油泵泵盖的螺栓孔一用螺栓锁紧固定,油泵泵盖上设有密封件安装槽三和进油孔,密封件安装槽三内填装密封件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并联液力缓速器的轴系润滑结构同轴设置,结构简单,该轴系既可以驱动液力缓速器转子旋转,同时还能驱动油泵传动轴驱动润滑油泵,只要车辆处于行驶状态,驱动轴就会驱动转子和油泵传动轴旋转,使润滑作用的油泵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使液力缓速器的油封和轴承可以得到充分润滑和冷却,驱动轴和传动轴形成分体式轴,通过驱动轴和传动轴上的轴承支撑,可以实现同轴传动,保证液力缓速器开启时转子与定子的最佳工作间距限制,使得在拆卸和装配时可以双向进行,便于拆卸和装配,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图1是并联液力缓速器的轴系润滑结构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油泵泵盖结构图。
图3是图1中油泵叶轮结构图。
图4是图1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图4的Ⅰ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892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