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治疗跟骨、距骨骨折融合手术用内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84530.3 | 申请日: | 202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95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祝少博;赵勇;武明;董骧;霍尔凡;张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通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A61B17/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骨折 融合 手术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跟骨、距骨骨折融合手术用内固定装置,属于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用于治疗跟骨、距骨骨折融合手术用内固定装置包括主钉,主钉包括用于固定至距骨的远端、用于跨过距骨和跟骨的中部光杆、以及用于穿过跟骨的近端,主钉的远端设有刃口和外螺纹,主钉的近端设有加压尾帽,主钉上设有横锁钉孔,横锁钉孔内设有横锁钉。本实用新型的内固定装置固定稳定,骨折端不易发生旋转移位,骨折愈合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治疗跟骨、距骨骨折融合手术用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跟骨、距骨骨折融合的方法一般有如下三种方法:
一是保守治疗,石膏固定,这种固定费用低,创伤小,但骨折端容易再次移位,治疗周期长,且愈合缓慢,造成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的几率高;
二是切开复位,克氏针或螺钉固定,这种固定稳定,骨折端不易再次移位,但易发生旋转移位,影响骨折愈合,易导致畸形愈合,严重时甚至出现断针或断钉情况;
三是钢板固定,先将软组织与骨骼剥离,然后将固定钢板放置在预定位置,再用固定螺钉穿过固定钢板上的固定孔将骨折的跟骨、距骨固定。钢板固定需等待患者骨折部位消肿一周后方可实施,且手术时切口大,同时还需将覆盖在骨骼上的软组织剥离,对软组织及神经破坏较大,术后疼痛严重,大多患者难以承受,术后还存在伤口不易愈合,皮肤坏死等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稳定,骨折端不易发生旋转移位,骨折愈合好的用于治疗跟骨、距骨骨折融合手术用内固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治疗跟骨、距骨骨折融合手术用内固定装置,包括主钉,所述主钉包括用于固定至距骨的远端、用于跨过距骨和跟骨的中部光杆、以及用于穿过跟骨的近端,所述主钉的远端设有刃口和外螺纹,所述主钉的近端设有加压尾帽,所述主钉上设有横锁钉孔,所述横锁钉孔内设有横锁钉。
进一步的,所述主钉的中轴线上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主钉的远端设有多个斜面,多个所述斜面形成所述刃口。
进一步的,所述刃口为至少两个且在所述主钉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和/或,所述刃口与所述主钉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5-20度;
和/或,多个所述斜面在所述主钉的远端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横锁钉孔包括位于所述外螺纹上的第一横锁钉孔,所述横锁钉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横锁钉孔内用于固定至距骨的第一横锁钉;
和/或,所述横锁钉孔包括位于所述中部光杆上的第二横锁钉孔,所述横锁钉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横锁钉孔内用于固定至跟骨的第二横锁钉。
进一步的,所述横锁钉的近端设有锥螺纹;
和/或,所述横锁钉的杆部设有外螺纹;
和/或,所述横锁钉的远端设有自攻刃口槽;
和/或,所述横锁钉与所述主钉呈90°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锥螺纹为对称螺纹,和/或,所述横锁钉的杆部的外螺纹为对称螺纹,和/或,所述自攻刃口槽为至少两个且在所述横锁钉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加压尾帽处在所述通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加压尾帽的端部设有与所述通孔相联通的传动槽,所述传动槽的内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内径;
和/或,所述加压尾帽的端部设有一对对称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加压尾帽内设有尾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通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纳通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845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旱区域草坪用节能灌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质矿产勘查用可折叠式地质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