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装的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71304.1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6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姚杰;吴洪;陈勇;于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 |
代理公司: | 绵阳山之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8 | 代理人: | 沈强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装的电连接器,包括壳体、绝缘体和设置在绝缘体内的接触件,所述接触件包括电源接触件和信号接触件,在壳体的进线端一侧,设置有同轴向的信号接线孔、电源接线孔和压线安装孔,所述信号接触件设置在信号接线孔内,所述压线安装孔与信号接触件之间设置有压接结构,所述电源接触件设置在电源接线孔内,且电源接触件伸出到壳体的连接端一侧,在电源接触件内部设置有压紧连接件,所述压紧连接件通过外螺纹与电源接触件内部连接。采用前后轴向螺栓和轴向螺钉结构,使得操作者仅使用工具六角扳手及一字起,在连接器纵轴方向上即可对线缆进行装配或拆卸;并且插座端也可在不拆卸插座壳体的情况下对线缆进行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混装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电连接器都为冷压接线,需要专业的压接工具;还有部分电连接器是采用侧向螺钉压线,壳体挡住了拆卸侧面螺钉的位置,返修固定插座端时需拆下壳体才能对线缆进行操作。但是在某些户外或者特殊情况下,操作人员并没有专业工具,操作场地也有一定的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设计一种混装的电连接器,可以通过简单的六角扳手和一字起螺丝刀即可完成对电缆芯线与连接器插、座的电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
一种混装的电连接器,包括壳体、绝缘体和设置在绝缘体内的接触件,所述接触件包括电源接触件和信号接触件,
在壳体的进线端一侧,设置有同轴向的信号接线孔、电源接线孔和压线安装孔,所述信号接触件设置在信号接线孔内,所述压线安装孔与信号接触件之间设置有压接结构,
所述电源接触件设置在电源接线孔内,且电源接触件伸出到壳体的连接端一侧,在电源接触件内部设置有压紧连接件,所述压紧连接件通过外螺纹与电源接触件内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线安装孔内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壳体内下端设置有压接件和压片,信号线设置在压接件与压片之间,压片与信号接触件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片表面设置有若干的锯齿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接件活动连接到壳体内的框架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接件为异形件,异形件以自身为支点在框架上晃动,通过螺钉的挤压,固定住异形件和压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源接触件沿着轴向为两端贯通的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源接触件内沿着轴向包括有不同直径段的空腔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压紧连接件通过螺纹与空腔结构内的一段连接,压紧连接件与电源接触件空腔结构的喉径之间有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压紧连接件为直柱锥形结构,与直柱锥形结构对应的空腔段为直柱锥形腔。连接件与电源插孔之间装入电源线,通过连接件的锥形面与电源插孔的喉径相挤压,从而固定电源线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前后轴向螺栓和轴向螺钉结构,使得操作者仅使用工具六角扳手及一字起,在连接器纵轴方向上即可对线缆进行装配或拆卸;并且插座端也可在不拆卸插座壳体的情况下对线缆进行操作。特别适合在操作人员没有专业工具,或操作场地也有一定的局限的特殊情况下,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混装连接器线缆操作方向示意图;
图2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源接触组件的接线过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713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