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维光固化后处理用3D打印零件防磨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70365.6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66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董锵;刘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展梦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30 | 分类号: | B29C64/30;F16F15/067;B33Y4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徐科飞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光固化 处理 打印 零件 磨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维光固化后处理用3D打印零件防磨损装置,涉及三维光固化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零件防磨损装置在固定零件时会因夹持的力造成突出块损坏以及固定零件时零件与装置内壁产生摩擦的问题。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中间设置有装置凹槽,所述装置凹槽的外部环状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储钠空腔,所述储钠空腔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转动块,两个所述转动块之间设置有收纳轴,所述转动块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部设置有收卷金属条,所述收纳轴的外部设置有连接传动带,所述连接传动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内部的上端设置有收卷金属条,所述收卷金属条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夹持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维光固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维光固化后处理用3D打印零件防磨损装置。
背景技术
光固化是指单体、低聚体或聚合体基质在光诱导下的固化过程,一般用于成膜过程。技术具有高效、适应性广、经济、节能、环保的特点,当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加入光敏剂后,用紫外线或可见光作能源引发,能使树脂很快发生交联反应,通过三维光固化所制成的零件为了保持其精准,需要防止零件产生摩擦,防止摩擦和碰撞是使得零件产生磨碎的主要途径,争对此项需求,人们设计出零件防磨损装置,通过零件防磨损装置可有效对打印后的零件进行保护。
但是,现有的零件防磨损装置在使用时大多是将打印的零件夹持于装置内部,打印的零件外形不同,突出块与装置内壁贴合并承受夹持力会造成零件损坏,另一方面,通过夹持将打印的零件与装置内壁贴合,会导致零件与装置内壁产生摩擦,摩擦会造成零件损坏,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三维光固化后处理用3D打印零件防磨损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光固化后处理用3D打印零件防磨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零件防磨损装置在固定零件时会因夹持的力造成突出块损坏以及固定零件时零件与装置内壁产生摩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维光固化后处理用3D打印零件防磨损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中间设置有装置凹槽,所述装置凹槽的外部环状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储钠空腔,所述储钠空腔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转动块,且转动块与装置外壳卡槽连接,两个所述转动块之间设置有收纳轴,所述转动块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两端均与转动块和装置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部设置有收卷金属条,且收卷金属条的两端分别与转动块和装置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收纳轴的外部设置有连接传动带,所述连接传动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夹持板,且连接传动带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夹持板和收纳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内部的上端设置有收卷金属条,所述收卷金属条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夹持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收卷金属条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内部的一侧均设置有贯穿空腔,且贯穿空腔贯穿并延伸至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上下两端,所述贯穿空腔的外部设置有螺纹传动杆,所述螺纹传动杆的外部设置有螺纹固定环,且螺纹固定环与螺纹传动杆螺纹配合。
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外部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连接块,所述固定连接块的外部设置有底座外壳,所述底座外壳与固定连接块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减震复位弹簧,且第二减震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连接块和底座外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外壳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垫,且防滑垫、支撑底座和底座外壳之间均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凹槽内部的下端设置有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横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转动滚筒,且转动滚筒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内部空腔的两侧均设置有纵向滑动轨,所述纵向滑动轨的外部设置有滑动连接块,且滑动连接块与纵向滑动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块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块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减震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连接传动带的上端设置有突出限制块,且突出限制块与装置外壳卡槽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展梦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展梦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703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热腐殖化工业反应系统
- 下一篇:一种牵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