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游泳救生腕带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68386.4 | 申请日: | 2021-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35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希;唐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儿童医院 | 
| 主分类号: | B63C9/13 | 分类号: | B63C9/13;B63C9/15;B63C9/20;B63C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蒋真 |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游泳 救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腕带技术领域,尤其为游泳救生腕带,包括腕带本体,腕带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扣,腕带本体的一侧设有二维码粘贴区,腕带本体远离固定扣的一段均匀等间距的开设有若干调节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方便游泳者日常使用时的便利性,并且也能使救生员更加快速的了解游泳者的溺水情况以及位置,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腕带技术领域,具体为游泳救生腕带。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健身运动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游泳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其健身效果显著,在夏季还可以防暑降温。然而,游泳运动的意外事故发生率较高,在游泳馆内,由于人的生理条件的限制使得救生员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游泳池水面对光线的反射还会让救生员出现眩晕状态,而且游泳馆内人数众多,环境嘈杂,救生员很难第一时间发现溺水情况;在户外,一旦发生溺水事件,常常因无人第一时间知晓,求救信息传达不迅速,或缺少救生与自救保护设备,延误营救时机,导致涉水意外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游泳救生腕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游泳馆中溺水人员不容易被发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游泳救生腕带,包括腕带本体1和固定杆17,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扣11,所述腕带本体1的一侧设有二维码粘贴区12,所述腕带本体1远离所述固定扣11的一段均匀等间距的开设有若干调节孔 14,所述固定杆17的一端连接有套管18,所述套管18的底部内壁上连接有弹簧181,套管18内还滑动连接有滑杆19,所述滑杆19的底端连接有限位圈191,且所述限位圈191远离所述的滑杆19的一端所述弹簧181的顶部相连接;
所述腕带本体1上设有检测盒2,所述检测盒2内的顶部水平设有套筒 21,所述套筒21靠近所述缠绕轴15的一端底部连接有固定框22,所述固定框22内安装有步进电机23,所述步进电机23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24,所述固定框22内还竖直设有限位杆25,所述检测盒2的中央位置还水平设有分隔板27。
所述二维码粘贴区12的外围圈上连接有第一自粘贴121,所述二维码粘贴区12远离所述腕带本体1的一侧设有防水膜13,且所述防水膜13的底部与所述二维码粘贴区1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防水膜13靠近所述二维码粘贴区12的一侧外围圈还连接有第二自粘贴131。
所述固定杆17的外表面开设有环形槽171,且所述限位杆25的顶部与所述环形槽171卡接配合。
所述限位杆25依次贯穿所述套筒21和所述固定框22,所述限位杆25的中央位置还设有锯齿条26,且所述锯齿条26与所述齿轮24相互啮合。
所述套筒21靠近所述缠绕轴15的一端贯穿所述检测盒2的内壁与外界相连通。
所述固定框22和所述套筒21均位于所述分隔板27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游泳救生腕带通过设置的固定扣和调节孔,方便调节腕带的大小,保证不同人群佩戴的舒适性。
2、本游泳救生腕带通过设置的二维码粘贴区以及防水膜,方便使用者将自己的信息打印成二维码,并固定在二维码粘贴区和防水膜之间,不仅能够方便了解到溺水者的信息,并且也方便开启柜门,防水膜保证防水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方便游泳者日常使用时的便利性,并且也能使救生员更加快速的了解游泳者的溺水情况以及位置,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滑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儿童医院,未经无锡市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683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