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通讯编码协议的信号转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68342.1 | 申请日: | 2021-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58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邢顺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川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黄照 |
| 地址: | 21130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通讯 编码 协议 信号 转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通讯编码协议的信号转换装置,涉及信号转换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上方设有除尘散热组件;除尘散热组件包括微型抽风机、粗过滤网、过滤箱、送风管、连接管、输风管、引风管和过滤部件,微型抽风机位于装置主体的上方,微型抽风机的一侧设有过滤箱,过滤箱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的上方,过滤箱的上方固定设有送风管。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通讯编码协议的信号转换装置,通过设置除尘散热组件,在装置主体使用过程中,可以启动微型抽风机,在微型抽风机的作用下,能够加快装置主体内部气流与外界气流的交换,从而快速的将装置主体内部的热量和灰尘带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转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通讯编码协议的信号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通讯编码也被称为编码通讯。是一种保密通信,其基本原理是先将信号变成数码,再加上无规则的密码信号,然后送至线路。这种保密技术获得的保密性很高。只要密码组码足够复杂,周期比较长,想从中获取消息非常困难。这种保密法与数字通信和频带压缩有紧密的关系。因此,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数字通信网的大量建立,以及频带压缩技术的开发应用,它是今后保密通信一种主要方式而被广泛应用。
现有的基于通讯编码协议的信号转换装置大多数散热效果较差,当基于通讯编码协议的信号转换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基于通讯编码协议的信号转换装置的内部容易积累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得该基于通讯编码协议的信号转换装置的使用寿命不长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通讯编码协议的信号转换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的基于通讯编码协议的信号转换装置大多数散热效果较差,当基于通讯编码协议的信号转换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基于通讯编码协议的信号转换装置的内部容易积累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得该基于通讯编码协议的信号转换装置的使用寿命不长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通讯编码协议的信号转换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方设有除尘散热组件;
所述除尘散热组件包括微型抽风机、粗过滤网、过滤箱、送风管、连接管、输风管、引风管和过滤部件,所述微型抽风机位于装置主体的上方,所述微型抽风机的一侧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的上方,所述过滤箱的上方固定设有送风管,送风管与过滤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送风管的侧面固定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送风管的一端固定设有输风管,其中,送风管通过连接管与输风管相连通,所述输风管位于装置主体的一侧,所述输风管的下方设有引风管,所述引风管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临近输风管一侧的下方,所述装置主体远离输风管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粗过滤网位于矩形槽的内部,通过粗过滤网,可以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一次过滤;
所述过滤部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架、连接架、承重板、第一连接板、细过滤网、第二连接板和限位杆,所述固定板位于过滤箱的前侧,所述固定板临近过滤箱的侧面固定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活动设置在过滤箱的内部,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壁上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连接架的下方固定设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上方设有细过滤网,所述细过滤网呈波浪状,所述细过滤网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杆活动设置在限位孔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连接架上方的一侧,所述细过滤网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连接架上方的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承重板的数量有七个,七个所述承重板呈间隔分布,通过六个承重板,能够为细过滤网提供支撑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细过滤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的现象。
优选地,所述粗过滤网的孔径尺寸大于细过滤网的孔径尺寸,通过细过滤网,可以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二次过滤。
优选地,所述限位孔的内侧与限位杆的外侧相适配,所述限位孔的孔径与定位孔的孔径相同,通过限位杆、限位孔和定位孔的配合使用,能够将第一连接板固定在连接架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川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川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683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