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造纸沥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61761.2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38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史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建涛 |
主分类号: | D21F13/12 | 分类号: | D21F13/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洪荒之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谢艳红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造纸 沥水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造纸沥水机构,包括担纸台,所述担纸台内设有积水腔,所述担纸台内壁位于积水腔顶部通过螺钉设置有沥水板,所述担纸台(1)顶部中心位置通过螺钉设置有拱门架(8),所述拱门架(8)内侧顶部通过螺栓设置有电动液压缸(9),所述电动液压缸(9)底部对应沥水板(6)位置设置有挤压板(10),所述电动液压缸(9)驱动端与挤压板(10)连接。具有替代人力进行沥水的机构,在节省人力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了沥水均匀性,并具有余水收集结构,避免沥出的水源四溅,从而提升了清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工造纸沥水机构。
背景技术
人工造纸是指通过竹帘、聚酯网或铜网的框架,将分散悬浮于水中的纤维抄成湿纸页,经压榨沥水,再行晒干或烘干成纸的技术。
目前,人工造纸沥水时,都是通过人力对叠铺的纸张进行挤压沥水的,此方法在浪费人力的同时还大幅度降低了沥水均匀性。
现有的人工造纸沥水机构还存在以下弊端:1、缺乏替代人力进行沥水的机构,在浪费人力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沥水均匀性;2、缺乏余水收集结构,使得沥出的水源四溅污染环境,从而降低了清洁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人工造纸沥水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造纸沥水机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人工造纸沥水机构,包括担纸台,所述担纸台内设有积水腔,所述担纸台内壁位于积水腔顶部通过螺钉设置有沥水板。
进一步地,所述担纸台顶部中心位置通过螺钉设置有拱门架,所述拱门架内侧顶部通过螺栓设置有电动液压缸,所述电动液压缸底部对应沥水板位置设置有挤压板,所述电动液压缸驱动端与挤压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板表面均匀开设有过水孔,所述沥水板为不锈钢材料;利用过水孔以便于多余水源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担纸台底部外围均匀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底部均卡套设有加固垫,所述加固垫为橡胶材料;通过加固垫提升支撑稳固性。
进一步地,所述担纸台一侧底部通过开设口设置有排水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电动液压缸和挤压板,利用电动液压缸替代人力驱动挤压板配合沥水板对纸张进行沥水,在节省人力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了沥水均匀性。
2、通过设置担纸台、积水腔、沥水板和过水孔,利用沥水板表面的过水孔使得多余的水源进入担纸台的积水腔内,避免水源四溅污染环境,从而大幅度提升了造纸环境的清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造纸沥水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造纸沥水机构的积水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造纸沥水机构的沥水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担纸台;2、支撑腿;3、加固垫;4、积水腔;5、排水阀;6、沥水板;7、过水孔;8、拱门架;9、电动液压缸;10、挤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人工造纸沥水机构,包括担纸台1,所述担纸台1内设有积水腔4,所述担纸台1内壁位于积水腔4顶部通过螺钉设置有沥水板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建涛,未经史建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617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油生产加工用原料调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纺布制吸附棉封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