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线公插端子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60955.0 | 申请日: | 2021-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54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魏洪春;袁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乾威五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02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74 | 代理人: | 谢嘉俐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线公插端子,包括板式的插入部和回形的压接部,所述压接部为半封闭结构,且其末端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上方;所述压接部上下壁的侧壁上在对应位置处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插入部、压接部、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纵向尺寸小,可满足狭小空间内的接线需要,适用广泛;通过设置板形的带有台肩的插入部,便于端子延伸到产品内部,实现导向、初步定位和连接;通过设置半封闭的回形结构的压接部及切槽和凸包,可使接线端的压接操作更加便捷省力;通过设置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可配合插入部实现端子的完全定位,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线公插端子。
背景技术
随着电器产品日益微型化的发展趋势,电器产品内部各种结构件的设计越来越精细,各结构件的的设计重点已转变为: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既确保结构件的功能,同时又确保结构件自身的稳定性。
接线端子是一种常见的连接件,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电气产品上,主要起线路连接作用。伴随着电气产品的微型化发展趋势,连接件的尺寸也逐渐微型化,如何将端子稳定地固定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内,并确保信号连接的稳定性,是目前连接件设计和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公插端子,结构简单,纵向尺寸小,可稳定地固定在狭小空间内,接线操作简便,适用广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接线公插端子,包括板式的插入部和回形的压接部,包括板式的插入部和回形的压接部:所述压接部为半封闭结构,其末端设在所述插入部的斜上方,其下壁与所述插入部相接;所述压接部上下壁的两侧壁上在对应位置处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插入部、压接部、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一体成型。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结构和尺寸大小均相同,均为定位卡凸或定位卡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接部的上壁和下壁上均设有一个以上切槽,每个所述切槽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插入部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接部的上壁和下壁上均设有一凸包,每个所述凸包均与若干所述切槽垂直相交,并朝所述压接部的内部延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接部的下壁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一组第三定位件,每组所述第三定位件均由一个以上定位卡槽或定位卡凸组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入部的上端面与所述压接部末端部的下端面间形成有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入部上形成有台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入部、压接部的表面均电镀有锡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纵向尺寸小,可满足狭小空间内的接线需要,适用广泛;通过设置板形的带有台肩的插入部,便于端子延伸到产品内部,实现导向、初步定位和连接;通过设置半封闭的回形结构的压接部及切槽和凸包,可使接线端的压接操作更加便捷省力;通过设置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可配合插入部实现端子的完全定位,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插入部;11、台肩;20、压接部;21、第一定位件;22、第二定位件;23、切槽;24、凸包;25、第三定位件;30、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乾威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乾威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609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阻止鸟类停落的太阳能光伏组件
- 下一篇:一种高效种子包衣烘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