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和用电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59196.6 | 申请日: | 2021-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5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祥;林蹬华;郑于炼;王鹏;金海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102 | 分类号: | H01M50/102;H01M50/103;H01M50/148;H01M50/204;H01M50/209;H01M50/249;H01M50/507;H01M50/547;H01M50/5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田玉珺;毛威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用电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具有更高的空间利用率。电池包括箱体;多个电池单体,设置于箱体内,多个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排列,多个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电池单体的第一表面的边缘的第一区域内陷形成第一凹部,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极端子凸出设置于电池单体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汇流部件,用于连接相邻的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极端子,第一汇流部件绕过第二电池单体的平行于第一方向的侧壁,使得第一汇流部件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极端子,第一汇流部件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极端子,第一汇流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极端子共同容纳于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凹部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为了适应人们快节奏的出行,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满足快充的需求,为此,需要提升电池单体的容量,这就使得电池单体的尺寸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占用更多的容纳空间。为此,如何提高电池单体的空间利用率,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能够提高电池单体的空间利用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
箱体;
多个电池单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多个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多个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电池单体的第一表面的边缘的第一区域内陷形成第一凹部,每个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极端子凸出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多个电池单体包括相邻的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
第一汇流部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极端子,所述第一汇流部件绕过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侧壁,使得所述第一汇流部件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极端子,所述第一汇流部件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极端子,其中,所述第一汇流部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极端子共同容纳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一凹部内。
基于该技术方案,由于每个电池单体的第一表面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凹部,且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极端子凸出设置于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因此,当多个电池单体沿第一电极端子的凸出方向排列时,相邻两个电池单体中的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凹部可以容纳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极端子,并容纳用于连接两个电池单体的第一汇流部件。该第一汇流部件能够绕过第二电池单体的侧壁,以使得第一汇流部件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极端子,且第二端连接至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极端子。由于多个电池单体沿各自的第一电极端子的凸出方向排列,且第一电极端子容纳于相邻电池单体的第一凹部内,第一电极端子无需占用额外的空间,因此提高了电池单体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汇流部件包括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被配置为能够弯折,以使所述第一汇流部件绕过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侧壁。
该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一汇流部件上设置了弯折部,因此在多个电池单体的成组过程中,第一汇流部件可以更容易绕过电池单体的侧壁,便于第一汇流部件的安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弯折部包括第一弯折区域、第二弯折区域、以及中间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弯折区域用于弯折,以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中间区域,所述第二弯折区域用于弯折,以连接所述第二端和所述中间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弯折区域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弯折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中间区域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591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可靠的化学滴管
- 下一篇:液压缓冲自动关闭合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