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肤点刺用滴液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57663.1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94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红;雍佳辉;赵文秀;赵霞;耑冰;王丽霞;马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淑红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瑞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肤 点刺用滴液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点刺用滴液管,涉及医疗检测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解决传统技术中的点刺液滴出量偏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精确控制点刺液滴出量、减少浪费的皮肤点刺用滴液管。该皮肤点刺用滴液管包括:管身,所述管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所述管身内的导液管连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所述导液管的轴线为非直线;取液组件,所述取液组件经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管身相连,当所述取液组件受外力作用时能将所述导液管内的气体赶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皮肤点刺用滴液管。
背景技术
皮肤点刺试验是一种常见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它是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致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则会于十五分钟内在点刺部位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红肿块,出现痒的反应,或者颜色上有改变。其原理是当有某种变应原进入皮肤时,对某些物质有速发型过敏反应的患者会特异性地引起皮肤内的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红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水肿、风团),阳性者表示对该抗原过敏。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先将相应的致敏原液体滴在患者的前臂,在这一操作过程中,滴出的液体的量会受操作的影响而不同,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滴出过多的致敏原液体不仅可能会加剧过敏反应,同时还会导致相应点刺液的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方便操作、能够较好的控制点刺液滴出量的滴液管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皮肤点刺用滴液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点刺液滴出不够精准、容易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肤点刺用滴液管,包括:管身,所述管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所述管身内的导液管连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所述导液管的轴线为非直线;取液组件,所述取液组件经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管身相连,当所述取液组件受外力作用时能将所述导液管内的气体赶出。
由于导液管的轴线为非直线结构,这就意味着导液管的长度大于管身本身的长度,因此在操作时供液体流动的通道更长,操作人员在使用时能够更加精准的观察到液体的移动速度,从而有效帮助调节点刺液的滴出量,保证多次操作时点刺液的滴出量能够保持一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液管包括至少一个折弯单元。
该折弯单元能够帮助大大提高导液管的长度,从而使得吸取的相同量的点刺液能够在管身内的移动更加明显,方便操作人员精准操作,有助于控制点刺液的滴出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单元包括至少部分弯曲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单元的长度不超过所述管身的长度的一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单元为弧形或Z形结构。
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提供多种不同的折弯单元形状,以帮助延长导液管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轴线不重合。
错位设计有助于操作,避免遮挡操作人员的视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液组件为橡胶帽,所述橡胶帽套设在所述第二端的外周侧。
该橡胶帽为中空结构,当其受外力挤压时能够将其内部的气体挤压至导液管内,从而将导液管内的气体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淑红,未经张淑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576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剂科用防潮药剂瓶
- 下一篇:无卤低烟辐照电线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