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模型承载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56154.7 | 申请日: | 2021-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38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城匠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F5/10 | 分类号: | A47F5/10;A47F5/025;A47F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盟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 | 樊广秋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结构设计 模型 承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模型承载架,包括底板、传动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底板上表面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下表面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传动轮、从动轮、从动杆和承接板,所述顶板中间部位安装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从动杆底部安装有从动轮,所述顶板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且传动轮与从动轮啮合相连。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传动机构使得设计模型旋转,能够多角度的对模型进行展示,展示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模型承载架。
背景技术
建筑设计模型是介于平面图纸与实际立体空间之间,它把两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三维的立体模式,建筑模型有助于设计创作的推敲,可以直观地体现设计意图,弥补图纸在表现上的局限性,它既是设计师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同时也属于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设计投标与招商合作等方面。建筑结构设计模型在设计和展示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到承载装置,现有的建筑结构设计用模型承载架使用时不方便对建筑模型进行调节,且展示效果较差。
专利号CN213909494U公布了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模型承载架,涉及模型承载领域,包括承载桌,位于所述承载桌两端的两个桌腿相互靠近的一侧皆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与桌腿滑动连接的升降板,两个所述升降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多个横杆,两个所述升降板上的横杆相互靠近的一侧皆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与横杆滑动连接的三角支撑架,两个所述三角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皆滑动连接有延伸板。该建筑结构设计用模型承载架,实现了桌面空间不够时能够对承载空间进行扩展。
现有的建筑结构设计用模型承载架存在以下弊端:1、设计模型展示效果较差,不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设计模型;2、设计模型不能有效固定,设计模型在展示过程中可能发生倾倒,或不便于固定,固定操作较为复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模型承载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模型承载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模型承载架,包括底板、传动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底板上表面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下表面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传动轮、从动轮、从动杆和承接板,所述顶板中间部位安装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从动杆底部安装有从动轮,所述顶板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且传动轮与从动轮啮合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下表面安装有移动滚轮,所述顶板侧壁固定连接有把手;移动滚轮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能够有效减少摩擦力,增加承载架的灵活性,可通过把手推动承载架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板表面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板、螺纹杆、旋钮和夹板,所述固定板侧壁滑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一端通过轴承与夹板相连接,所述螺纹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且旋钮表面开设有均匀排布的防滑条纹;可通过转动旋钮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螺旋向下移动,螺纹杆移动带动夹板移动,通过夹板移动对模型底板形成夹持固定,从而完成对模型的固定,固定操作简单便捷,能有效防止模型倾倒。
进一步地,所述夹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通过橡胶垫与设计模型底板相接触,橡胶垫依靠自身较大的摩擦系数能够有效增加摩擦力,使得设计模型固定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侧壁安装有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和电动伸缩杆通过控制器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可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和电动伸缩杆独立运行,可操作性强,操作简单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城匠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城匠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561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脉冲信息接收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多层线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