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控制器的壳体内散热水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53953.9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58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张小乐;杨小辉;张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云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4 | 代理人: | 高成树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控制器 壳体 散热 水道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器的壳体内散热水道结构,包括壳体、安装板、散热水道及后盖板;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板及散热水道;壳体的后面可拆卸的设置有后盖板。本申请的用于控制器的壳体内散热水道结构散热效率高、保护性好、散热稳定。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控制器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器的壳体内散热水道结构。
背景技术
SIC模组的大量应用有利于提高电机驱动控制过程中整体的工作效率,使得更多的能量被用来做功,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随着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电机驱动技术在整车使用过程中得到了空前的释放。其中在驱动、冷却、供氧、空调、刹车等系统中的应用尤为突出,耗能也占比较高。
现有电机驱动控制器产品主要使用单管SIC并联组装和集成型SIC模组,小功率产品的并行方案还有IGBT驱动方案。由于产品效率、高转速控制、高频转换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多的电机控制器产品大量应用SIC器件。
现有技术主要采用接触传导散热和冷却液液冷散热两种方式。冷却液液冷散热的现有设计主要的结构形式为直水道过水的形式,这种散热结构的设计在全功率使用时,容易在SIC模组的底层接触面形成气泡和散热蒸汽隔膜,导致散热效率降低,烧毁SIC模组。并且水路直水道受水路压力的作用会形成向外的有效形变,致使控制器水道不能形成统一规则的过水尺寸,会消解水路的过水流速,从而降低SIC模组的换热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保护性好、散热稳定的用于控制器的壳体内散热水道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器的壳体内散热水道结构,包括壳体、安装板、散热水道及后盖板;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板及散热水道;壳体的后面可拆卸的设置有后盖板。
优选的,壳体的后面向壳体的内部凹陷设置有下沉槽;后盖板与下沉槽相匹配的设置,并设置于下沉槽的内部;安装板靠近下沉槽的一面开设有密封槽。
优选的,散热水道包括散热槽及隔槽筋;安装板远离下沉槽的一面从壳体的前面向后面凹陷的设置有散热槽;散热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隔槽筋;隔槽筋与水流方向垂直设置。
优选的,隔槽筋的外表面轮廓为弧形,且左右对称设置;隔槽筋的外表面的顶部圆滑过渡,左右底部与安装板的接触处均使用R1.5~R3的圆角过渡。
优选的,沿隔槽筋的长度方向为一组的每两组SIC模组翅片之间设置有一条隔槽筋;隔槽筋沿水流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通过设置散热水道,散热水道配合SIC模组形成散热结构组合设计,在SIC模组翅片的分隔间隙增加隔槽筋,将水流通过散热槽时的通水截面尺寸变得高低不一,并通过SIC模组的配合使该截面更一致,有效的提高了散热效率,保护了SIC模组。通过隔槽筋的增加,更加强了散热槽的内部强度,消除了水压增大造成的水道尺寸变化,使冷却液换热更稳定;
(2)本申请通过设置隔槽筋,隔槽筋外表面流线每点流过液体的速度切线角度均大于120°,使水流通过散热槽时液体流向增加了向上的冲击过程,使液体形成斜向上的合速度,从而消除了SIC模组底端的气泡及散热蒸汽隔膜,有效的提高散热效率,保护了SIC模组。
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器的壳体内散热水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云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云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539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