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智能建筑管理的数字化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52513.1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12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园园;单晓燕;郑楠;张嘉宝;陈星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雒盛林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建筑 管理 数字化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智能建筑管理的数字化平台,涉及建筑管理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建筑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在使用时,固定安装显示装置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包括安装机构;安装机构为建筑管理的数字化平台本体;安装机构顶部侧边安装有镶嵌机构;镶嵌机构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移动件通过卡齿与控制件上的齿轮相啮合;连接件安装在移动件侧边;卡位件上的圆孔内部安装有滑杆。将显示装置放置在镶嵌件内部,接触件上的圆台形凸起与显示装置相贴合,同时旋转控制件,进而使得控制件带动齿轮旋转,使得移动件上下移动,并带动连接件移动,使得卡位件在滑杆上移动,使得卡位件通过内部的矩形槽与显示装置的四个角接触,进而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管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智能建筑管理的数字化平台。
背景技术
建筑指人工构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建物两大类,其中,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构建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建筑管理平台是一种用于对建筑管理时产生的数据和影像进行管理的附属装置,其在建筑管理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基于现有技术中发现,现有的建筑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在使用时,固定结构不完善,不便于更好的插入到地面内部,且现有的建筑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在使用时,固定安装显示装置结构不完善,一般为通过螺纹与显示装置之间进行安装,建筑工地上产生的震动,容易使得显示装置产生松动的现象。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基于智能建筑管理的数字化平台,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智能建筑管理的数字化平台,以解决现有的建筑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在使用时,固定结构不完善,且现有的建筑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在使用时,固定安装显示装置结构不完善,建筑工地上产生的震动,容易使得显示装置产生松动的现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基于智能建筑管理的数字化平台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基于智能建筑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包括安装机构;
所述安装机构为建筑管理的数字化平台本体,且安装机构内部底端安装有固定机构;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上的固定件安装在安装机构上的主体内部底端;
镶嵌机构,所述安装机构顶部侧边安装有镶嵌机构;
调节机构,所述镶嵌机构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
主体,主体为圆柱形结构,主体底部为倾斜状结构,主体底部设有矩形凸起;
移动槽,移动槽为L形结构,且移动槽开设在主体底部侧边。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
控制件,控制件为圆柱形结构,控制件上安装有齿轮,且控制件安装在主体上的圆孔内部;
接触件,接触件为矩形结构,接触件上安装有圆台形凸起,且接触件安装在控制件左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固定件,固定件为圆柱形结构,固定件顶部侧边安装有把手,固定件底部设有矩形凸起,且固定件上的把手安装在移动槽内部;
插件,插件为楔形结构,且插件底部通过转轴与固定件底部的矩形凸起相连接,并且插件顶部通过弹簧与固定件上的矩形凸起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镶嵌机构包括:
镶嵌件,镶嵌件为矩形结构,且镶嵌件安装在主体顶部左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52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LED灯杆多功能显示屏及其安装结构
- 下一篇: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