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咬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48908.4 | 申请日: | 2021-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28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弘;赵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弘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 地址: | 110141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胶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护理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咬胶结构。该咬胶结构包括咬胶外壁、咬胶内壁及咬胶底壁,其中咬胶底壁设置于咬胶外壁和咬胶内壁的底部,咬胶外壁和咬胶内壁均为U型结构,且咬胶外壁和咬胶内壁之间形成U型咬合槽,U型咬合槽的宽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大;咬胶外壁前端设有门牙保护凹槽。本实用新型在咬合处根据力学分析和材料特性采用了梯形设计,可以承受更大的咬合力,在前牙后面的凹槽下沉设计可以提高佩戴的舒适度,裁线槽的预埋既增加了受众群体,同时也降低了因产品不合适而造成的时间、经济等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护理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咬胶结构。
背景技术
在口腔护理领域,使用正畸矫治器、隐形牙套的用户越来越多。但是目前正畸矫治器、隐形牙套却面临着一些佩戴上的问题,如牙套佩戴不到位、无法贴合牙齿等。因此,急需一种承受更大的咬合力且佩戴的舒适的咬胶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咬胶结构,以解决现有牙套佩戴不到位、无法贴合牙齿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咬胶结构,所述咬胶结构包括咬胶外壁、咬胶内壁及咬胶底壁,其中咬胶底壁设置于咬胶外壁和咬胶内壁的底部,咬胶外壁和咬胶内壁均为U型结构,且咬胶外壁和咬胶内壁之间形成U型咬合槽,U型咬合槽的宽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大;咬胶外壁前端设有门牙保护凹槽。
所述咬胶内壁的高度低于咬胶外壁的高度,且所述咬胶内壁前端设有前牙咬合下沉。
所述咬胶内壁的顶部圆弧过渡有咬胶内壁圆弧边,咬胶内壁圆弧边向所述U型咬合槽外侧延伸。
所述咬胶外壁的高度由前向后逐渐变小,且所述咬胶外壁顶部为圆弧形结构。
所述咬胶外壁的两侧端部为圆弧形结构。
所述咬胶底壁的上表面为咬胶上壁,咬胶上壁的两侧端部沿内到外间隔设有多个剪裁线槽。
所述咬胶底壁的厚度大于所述咬胶外壁和所述咬胶内壁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咬合处根据力学分析和材料特性采用了梯形设计,可以承受更大的咬合力,在前牙后面的凹槽下沉设计可以提高佩戴的舒适度,裁线槽的预埋既增加了受众群体,同时也降低了因产品不合适而造成的时间、经济等的浪费。根据人体工程学对产品内外壁的弧线优化提升了产品派代的舒适程度,提高了本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咬胶结构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咬胶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中:1为门牙保护凹槽,2为咬胶外壁,3为前牙咬合下沉,4为咬胶内壁,5为剪裁线槽,6为咬胶底壁,7为咬胶上壁,8为咬胶内壁圆弧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咬胶结构,该咬胶结构包括咬胶外壁2、咬胶内壁4及咬胶底壁6,其中咬胶底壁6设置于咬胶外壁2和咬胶内壁4的底部,咬胶外壁2和咬胶内壁4均为U型结构,且咬胶外壁2和咬胶内壁4之间形成U型咬合槽,U型咬合槽的宽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大;咬胶外壁2前端设有门牙保护凹槽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咬胶外壁2的高度由前向后逐渐变小,且咬胶外壁2顶部为圆弧形结构,咬胶外壁2的两侧端部也为圆弧形结构,采用仿人体牙龈走线弧度设计,佩戴更加容易便捷。咬胶外壁2前端的门牙保护凹槽1,采用前端门牙保护处弧线型设计凹槽,使呼吸更顺畅,佩戴更舒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弘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弘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489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磨轮横向进给稳定的打磨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防老化防水线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