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冶金炉窑烟气的余热回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29184.9 | 申请日: | 2021-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52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聂小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申东热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许富强 |
| 地址: | 410300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金 烟气 余热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炉窑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冶金炉窑烟气的余热回收器,包括回收器本体,所述回收器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热挡板,通过设置互不接触的水腔和烟气腔,并利用换热管在两者之间进行热量传递,通过水腔内的水与换热管上部接触换热,水加热后由热水出口排出,以此回收利用加热后的热水,可避免烟气里氯离子与水蒸气接触产生氯酸和氯化氢腐蚀换热管道,且通过设置中空的换热管,并填注媒介水,可以将换热管里面的水通过烟气高温加温后,水蒸气通过换热管往上走,将换热管里面的空气排空,形成一个真空区域,然后将安全阀关闭,进而降低了换热管内部的水温沸点,以此提高了换热管的换热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炉窑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冶金炉窑烟气的余热回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新型、节能先进炉型日趋完善,且采用新型耐火纤维等优质保温材料后使得炉窑散热损失明显下降,采用先进的燃烧装置强化了燃烧,降低了不完全燃烧量,空燃比也趋于合理,然而,降低排烟热损失和回收烟气余热的技术仍进展不快,为了进一步提高窑炉的热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回收烟气余热也是一项重要的节能途径。
烟气是一般耗能设备浪费能量的主要途径,所以目前常见的对冶金炉窑余热回收的方法大多是将高温烟气与水接触,并将其加热为热水,通过回收利用热水实现余热回收。发明人在研究常见余热回收设备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回收过程中利用烟气直接与水接触,因为烟气里面含有氯离子,与水蒸气接触很容易产生氯酸和氯化氢,容易腐蚀换热管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冶金炉窑烟气的余热回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回收过程中利用烟气直接与水接触,因为烟气里面含有氯离子,与水蒸气接触很容易产生氯酸和氯化氢,容易腐蚀换热管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冶金炉窑烟气的余热回收器,包括回收器本体,所述回收器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热挡板,且隔热挡板将回收器本体的内部分隔为水腔和烟气腔,所述回收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烟气腔相连通的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回收器本体侧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插接有与水腔相互连通的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
所述隔热挡板的表面固定穿插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位于水腔和烟气腔内,且换热管的数量设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换热管均分为等量的多组,同组所述换热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分支管并相互连通,多组所述分支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总管并相互连通,所述总管的端部贯穿回收器本体并延伸至外部,且总管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安全阀。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表面且在烟气腔内固定连接有增效片。
优选的,所述回收器本体的内壁且在水腔内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支架与换热管、分支管和主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内填注有媒介水。
优选的,所述安全阀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安全阀分别设置于总管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回收器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防烫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互不接触的水腔和烟气腔,并利用换热管在两者之间进行热量传递,通过冷水进口将上部水腔通入冷水,水腔内的水与换热管上部接触能够换热,水加热后由热水出口排出,以此回收利用加热后的热水,可避免烟气里氯离子与水蒸气接触产生氯酸和氯化氢腐蚀换热管道。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中空的换热管,并填注媒介水,可以将换热管里面的水通过烟气高温加温后,水蒸气通过换热管往上走,将换热管里面的空气排空,形成一个真空区域,然后将安全阀关闭,进而降低了换热管内部的水温沸点,以此提高了换热管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申东热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申东热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291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