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张力调节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25706.8 | 申请日: | 2021-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35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周思铭;金佳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共乐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9/04 | 分类号: | B65H59/04;H01F41/094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宋晓晓 |
| 地址: | 150078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张力 调节 机构 | ||
一种自适应张力调节机构,属于电力系统放线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张力调节机构与线轮装配时锁紧力有限,难以满足线轮在高速工作时锁紧力的要求,导致线轮与张力调节机构的锁紧稳定性差,容易造成施工事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张力调节机构,采用了螺杆、套筒和滑动套进行配合实现夹紧动作,保证了夹持的准确性,通过锁紧组件对套筒和滑动套进行锁紧限位,避免了滑动套沿套筒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保证了线轮在进行高速放线工作时与张力调节机构夹持的稳定性,本申请还可以根据线轮中导线的减少,使夹轮始终与线轮上剩余导线的放线面贴合,并保持张力恒定,绕出的线圈平整光滑,质量更好,使设备更加完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变压器系统放线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张力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变压器绕组的制造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给导线施加一个恒定的绕线张力,才能保证制成的绕组表面光滑平整,绕组紧密结实。传统的张力机构通常通过重物压制或螺栓夹紧进行调整,而这两种方式都只能提供一个固定的阻尼力矩,无法提供一个恒定的放线张力,而放线张力随着导线在轴中的位置随时在变化,导线满盘张力最小,空盘时张力最大,这样就保证不了绕组的质量要求,最后生产出的绕组松紧不一,沿绕组母线凹凸不平,绕组外形偏大,浪费材料;每个绕组所用的导线长度不一,直流电阻偏差大,将造成变压器运行三相不平衡的严重后果,三相不平衡是考核变压器质量的重要参数。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缺陷,保证绕组产品质量,提供一种自适应张力调节机构是很符合实际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张力机构无法始终提供一个恒定绕线张力的问题,导致绕组出现的上述问题,进而提供的一种自适应张力调节机构,保证在绕组绕制过程中导线从满盘到空盘的放线张力恒定,从而保证绕制的绕组表面光滑平整,绕组紧密结实。
一种自适应张力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放线机构、线轮和阻尼机构,所述放线机构设置在线轮的一侧,阻尼机构设置在线轮的另一侧,且放线机构、线轮和阻尼机构同轴设置,线轮通过放线机构和阻尼机构夹紧设置。
所述放线机构包括手柄、一号端盖、套筒座、螺杆、锁紧机构、二号端盖、滑动套和夹持轴组件,一号端盖设置在套筒座的一端上,且一号端盖安装在套筒座上,一号端盖的端面中心处加工有一号通孔,螺杆包括光轴部和螺纹部,光轴部的一端和螺纹部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光轴部和螺纹部的接触处形成轴肩,螺杆通过压盖和轴肩装配在一号端盖上,光轴部的另一端延伸至一号端盖的外部并与设置在一号端盖外侧的手柄固定连接,滑动套设置在套筒座中,二号端盖设置在滑动套靠近一号端盖的一端上,且二号端盖安装在滑动套上,二号端盖一端的中心处加工有一号螺孔,螺杆中的螺纹部设置在一号螺孔中,螺杆与二号端盖螺纹连接,夹持轴组件设置在滑动套内远离一号端盖的一端上,且夹持轴组件与滑动套转动连接,套筒座的外壁上竖直加工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与套筒座内腔连通设置,锁紧机构设置在安装孔中,且套筒座通过锁紧机构与滑动套实现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转动螺杆、固定套和锁紧螺母套,转动螺杆包括竖直段和斜杆段,斜杆段与竖直段一体成型设置,竖直段与斜杆段连接端的外圆面上套设有压盘,压盘与转动螺杆焊接固定,斜杆段远离竖直段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握持球体,转动螺杆中的竖直段的外圆面上加工有外螺纹,锁紧螺母套设置在套筒座中安装孔的底部,且锁紧螺母套的轴线与安装孔的轴线共线设置,转动螺杆中的竖直段插设在锁紧螺母套中,且转动螺杆与锁紧螺母套螺纹连接,固定套设置在锁紧螺母套的上方,且固定套套设在转动螺杆中的竖直段上,固定套与转动螺杆间隙配合设置,固定套通过间隙在转动螺杆的竖直段上向下滑动,固定套的外圆面与锁紧螺母套的外圆面上均加工有与滑动套配合的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轴组件包括阶梯轴和轴承,阶梯轴设置在滑动套中,阶梯轴的一端延伸至滑动套外,阶梯轴的另一端上套设有轴承,且阶梯轴的另一端与轴承的轴承内圈固定连接,轴承的轴承外圈与滑动套的内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共乐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共乐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257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