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锋衣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20045.X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15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沈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盐宏威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A41D13/08;A41D27/12;A41D27/10;A41D27/26;A41D31/02;A41D31/30;A41D31/06;A41D27/28;A41D3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李光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锋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锋衣,包括冲锋衣主体,衣袖的底部连接有袖口收紧魔术贴,衣袖的内部连接有衣袖碳纤维保温片,冲锋衣主体的顶部连接有软性垫肩,冲锋衣主体的底部连接有收紧弹簧绳,耐磨层的内部连接有透气孔,吸汗层的内部连接有竹炭抗菌层,通过袖口收紧魔术贴可调整袖口的松紧度,从而提高衣袖的保温性,使其不易漏风,通过软性垫肩可有效地降低背负物品对肩头的压力,使其背负起来更加舒适,通过收紧弹簧绳可调整冲锋衣主体底部的松紧度,从而提高冲锋衣主体的保温性,使其更加保暖,通过多组碳纤维保温片可避免冲锋衣主体温度流失,通过透气孔可提高透气性,避免产生的汗液残留在冲锋衣内,影响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锋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锋衣。
背景技术
冲锋衣,音译为夹克,户外运动必备装备之一。冲锋衣之所以能成为所有户外爱好者的首选外衣,是由其全天候的功能决定的。冲锋衣的英语为“Jackets”或者“OutdoorJackets”,音译过来就是“夹克”,冲锋衣并不神秘,就是夹克衫,但由于这种功能性服饰从国外传到中国时,国人为了和普通衣服区别开来,就从其“意译”上入手,叫做“冲锋衣”。冲锋衣最早用于在登高海拔雪山时离顶峰还有2-3小时路程的最后冲锋,这时会脱去羽绒服,卸下大背包,只穿一件较轻便的衣服轻装前进,这就是“冲锋衣”中文名字的由来。
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冲锋衣的防水隔热性较差,不能很好的对使用者进行保温,而且现有的冲锋衣很少带有保暖效果,冲锋衣在穿戴过程中依然会有冷风进入冲锋衣内部,不利于冲锋衣的保暖性,并且现有的冲锋衣透气性较差,身体产生的汗液会残留在冲锋衣内,影响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冲锋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锋衣,包括冲锋衣主体,所述冲锋衣主体的一侧连接有衣袖,所述衣袖的表面连接有防护垫,所述衣袖的底部连接有袖口收紧魔术贴,所述衣袖的内部连接有衣袖碳纤维保温片,所述冲锋衣主体的前表面顶部连接有透气拉锁,所述透气拉锁的底部设置前反光条,所述冲锋衣主体的前表面内部连接有前碳纤维保温片,所述冲锋衣主体的顶部连接有软性垫肩,所述冲锋衣主体的底部连接有收紧弹簧绳,所述冲锋衣主体后表面内部连接有后碳纤维保温片,所述冲锋衣主体后表面连接有后反光条,所述冲锋衣主体的内部连接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内部连接有透气孔,所述耐磨层的表面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表面连接有防风层,所述防风层的表面连接有面料基层,所述面料基层的表面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表面连接有吸汗层,所述吸汗层的内部连接有竹炭抗菌层,所述吸汗层的表面连接有亲肤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衣袖与冲锋衣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衣袖有两组,所述防护垫与衣袖套接,所述防护垫处于衣袖的肘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袖口收紧魔术贴与衣袖活动连接,所述袖口收紧魔术贴有两组,所述衣袖碳纤维保温片与衣袖套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透气拉锁与冲锋衣主体活动连接,所述透气拉锁有两组,所述前反光条与冲锋衣主体粘性连接,所述前碳纤维保温片与冲锋衣主体套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软性垫肩与冲锋衣主体套接,所述软性垫肩有两组,所述软性垫肩为海绵材质,所述收紧弹簧绳与冲锋衣主体套接,所述后碳纤维保温片与冲锋衣主体套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后反光条与冲锋衣主体粘性连接,所述耐磨层与冲锋衣主体套接,所述透气孔与耐磨层套接,所述防水层与耐磨层固定连接,所述防风层与防水层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盐宏威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海盐宏威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200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制砂石用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远距离生物特征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