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蜘蛛仿生教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18119.6 | 申请日: | 2021-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14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侯迎;高源;赵妍;刘珊;杨静;王岑;刘宗;叶晔;方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自然博物馆 |
| 主分类号: | G09B23/36 | 分类号: | G09B2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融智邦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5 | 代理人: | 吴强 |
| 地址: | 10005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蜘蛛 仿生 教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蜘蛛仿生教具,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部后方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可拆卸地卡有纺丝器模块;所述纺丝器模块包括主体部和吐丝部;主体部内设置有容腔,吐丝部上设置连通所述容腔内外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生动具体,可动态地模拟展示蜘蛛的部分活动场景,使得中小学生等观众参观后印象深刻,教学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科普教育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蜘蛛仿生教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自然博物馆中的动物展品多为静态设置的模型、标本等,观众们只能静态地观看动植物的外部形态,无法生动地、细致地观察动植物的内部形态,以及动植物日常活动中的动态场景,中小学生等观众参观后印象不深刻,影响实际教学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蜘蛛仿生教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蜘蛛仿生教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部后方(对应蜘蛛的尾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可拆卸地卡有纺丝器模块;所述纺丝器模块包括主体部和吐丝部;主体部内设置有容腔,吐丝部上设置连通所述容腔内外的通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丝线,所述丝线设置在所述容腔内,丝线的一端经所述通孔伸出。通过抽拉丝线可以模仿蜘蛛纺丝和吐丝的过程,给学生更直观的印象。
进一步地,还包括线轴,所述线轴可转动地枢接在所述主体部的容腔内,所述丝线的另一端缠绕在线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容腔内设置有活塞缸,活塞缸的活塞腔与所述通孔连接,活塞腔内填充有3D打印材料。
演示蜘蛛纺丝时,利用活塞缸将3D打印材料通过通孔挤出,3D打印材料凝固后呈丝线状,从而利用熔融状的3D打印材料来模仿蜘蛛腺腔排出的粘稠液体,以及粘稠液体遇到空气后凝结成丝的吐丝原理。
优选地,在所述活塞缸内靠近所述通孔一端设置有加热模块,用于融化3D打印材料。3D打印材料为现有技术,例如工程塑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ABS、PC类材料、PLA、尼龙类材料等。
优选地,加热模块为布设在在活塞缸内的电加热块。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推动活塞缸内活塞移动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可以是气动、液动伸缩结构,更为优选地,执行机构为电伸缩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由左半体和右半体拼装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左半体和/或右半体的底部后方(对应蜘蛛的尾部)设置有所述凹槽;纺丝器模块卡装在所述左半体和/或右半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内设置有卵囊部;卵囊部为弹性材料制成的袋体;袋体内填充有多个珠子;袋体的袋口与输卵管路的一端连接,输卵管路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本体。
在展示时,通过将左半体和右半体分离,露出卵囊部,通过挤压袋体,可以将珠子通过输卵管路挤出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珠子的直径不大于1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蜘蛛仿生教具,生动具体,可动态地模拟展示蜘蛛的部分活动场景,使得中小学生等观众参观后印象深刻,教学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蜘蛛仿生教具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自然博物馆,未经北京自然博物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181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窗生产用框架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捕蝇草仿生教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