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挂耳式口罩防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07559.1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59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忠龙;王海天;吕欣雨;孙新雨;向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2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许莉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挂耳式 口罩 装置 | ||
本发明设计一次性挂耳式口罩防拉装置,结构包括n形机架、皮筋、梯形支撑板。一次性挂耳式口罩耳带与n形机架的耳带卡槽或调节耳带卡槽相连接,皮筋紧固卡槽与皮筋相连接,直槽口与梯形支撑板相连接,梯形支撑板一端与n形板架固定连接。梯形支撑板可活动的一端在穿过直槽口后,两侧尖角弯曲成类三角形,抵在直槽口的一侧。本申请可有效减轻耳部受到口罩耳带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罩技术领域,涉及一次性挂耳式口罩防拉装置。
背景技术
自疫情爆发以来,口罩便成了每一个人居家旅行的必备品,只要是在公共场所活动以及乘坐地铁飞机等交通工具时,都必须带口罩。口罩保护我们遭受病毒的感染,但是长时间的佩戴挂耳式口罩,会对人们耳部的接触部位产生明显的压迫,使人们疼痛难忍。一次性挂耳式口罩防拉装置,直接与挂耳式口罩的耳带连接,减少耳部受到的压力,有效的减轻疼痛。一次性挂耳式口罩防拉装置开设有调节耳带卡槽,保证口罩的气密性。一次性挂耳式口罩防拉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材质轻,便于携带,且成本十分的低廉,减压效果明显,可以面向未来市场,大量生产,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轻人们耳部受压的一次性挂耳式口罩防拉装置。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次性挂耳式口罩防拉装置,包括n形机架、皮筋、梯形支撑板。n形机架的上部外侧开设有一对头部耳带卡槽,下部外侧开设有一对颈部耳带卡槽,下部内侧开设有一对皮筋紧固卡槽,中部开设有直槽口,一对头部耳带卡槽与一次性挂耳式口罩靠近鼻夹的耳带相连接,一对颈部耳带卡槽与一次性挂耳式口罩远离鼻夹的耳带相连接,皮筋紧固卡槽与皮筋相连接,直槽口与梯形支撑板相连接,梯形支撑板一端与n形机架固定连接。n形机架与梯形支撑板在使用前位于同一平面,梯形支撑板两侧可活动轮廓与n形机架连接处有穿孔。梯形支撑板可活动的一端在穿过直槽口后,两侧尖角弯曲成类三角形,抵在直槽口的一侧。n形机架的上部内侧开设有一对调节耳带卡槽,n形机架的下部内侧倒有圆角。一对头部耳带卡槽、一对颈部耳带卡槽与皮筋紧固卡槽倒有圆角。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减轻佩戴挂耳式口罩带来的耳部疼痛。其开设有调节耳带卡槽,可以实现松紧两种佩戴口罩方式。开设有皮筋紧固卡槽,减小n形机架受拉时的最大应变和最大应力。梯形支撑板在使用前与n形机架在同一平面,携带方便,梯形支撑板有三条压痕,且梯形支撑板两侧可活动轮廓与n形机架连接处有穿孔,易于在使用时撕开,梯形支撑板尖角弯折后形成的三角形卡角,可以有效卡住直槽口,保持梯形结构的稳定。一对头部耳带卡槽、一对颈部耳带卡槽与皮筋紧固卡槽倒有圆角,便于耳带和皮筋的进入。n形机架的下部内侧倒有圆角,保护人的脖子。
附图说明
图1是一次性挂耳式口罩防拉装置的轴测视图;
图2是一次性挂耳式口罩防拉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一对颈部耳带卡槽、2-皮筋紧固卡槽、3-皮筋、4-n形机架、5-一对头部耳带卡槽、6-调节耳带卡槽、7-直槽口、8-梯形支撑板、9-压痕、10-打孔轨迹、11-类三角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次性挂耳式口罩防拉装置,包括n形机架4、皮筋3、梯形支撑板8。在使用过程中,先将防拉白卡片上梯形支撑板8外轮廓沿着打孔轨迹10撕开,顺着压痕9折叠,接着将梯形支撑板8自由的一端穿过直槽口7,再弯折两侧尖角成类三角形11,抵在直槽口7的一侧。防拉装置折叠好之后,再正确佩戴好挂耳式口罩,依次将耳带顺着圆角放入一对头部耳带卡槽5(或是放入调节耳带卡槽6)和一对颈部耳带卡槽1,调整梯形支撑板8至舒适位置,再将皮筋3挂入皮筋紧固卡槽2,最后,将靠近鼻夹一侧的耳带从靠耳轮结节处取下,轻靠在对耳轮体处,或是耳垂附近,达到减小耳部受压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075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无接头式消防水带
- 下一篇:一种柑橘种植用枝干环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