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取向硅钢激光刻痕设备的烟尘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06341.4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77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蔡子祥;张聪;白璐;闫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普天铁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142 | 分类号: | B23K26/142;B23K26/36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取向 硅钢 激光 刻痕 设备 烟尘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收集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取向硅钢激光刻痕设备的烟尘收集装置。其包括集尘罩,所述集尘罩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第一集尘仓和第二集尘仓,第一集尘仓和第二集尘仓沿着集尘罩长度方向分布设置;所述第一集尘仓内侧和集尘罩内腔连通,第一集尘仓外侧分别设置多个进气口,所述第二集尘仓内侧和集尘罩内腔连通,第二集尘仓外侧分别设置多个出气口;所述集尘罩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分流器和第二分流器,第一分流器一侧并排设置多个第一分流器出气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第一分流器进风口的鼓风机主动送风,与吸风口吸尘设备配合,在密闭集尘罩内形成顺畅且稳定的、方向固定的风流,将烟尘带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收集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取向硅钢激光刻痕设备的烟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取向硅钢激光刻痕在生产过程中,材料表面的MgO涂层被激光“烧灼”后会不同程度脱落,从而产生烟尘,主要物质形态为大小不等的固体颗粒,颗粒直径为0.003-0.05mm。连续生产累计产生的烟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排走并净化处理,将污染取向硅钢材料表面,对设备电子器件、光学器件产生污染和损坏,并对环境及操作人员产生危害。
采用激光刻痕处理取向硅钢的过程中,还伴随几大特点:幅面大、连续加工、多激光头同时加工,所以生产过程中会大范围、持续地产生烟尘,对有效收集烟尘提出了挑战,使用传统的收集烟尘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经测算,即便使用大风量、高负压的吸尘设备,采用传统的烟尘收集口(喇叭口,或扁形鸭嘴集尘口)方式,仅仅能收集20%左右的烟尘,仍有大量烟尘弥散在环境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取向硅钢激光刻痕设备的烟尘收集装置,通过进风口主动送风与吸风口吸尘设备配合,在密闭集尘罩内形成顺畅且稳定的、方向固定的风流,将烟尘带走,使烟尘收集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取向硅钢激光刻痕设备的烟尘收集装置,包括集尘罩,所述集尘罩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第一集尘仓和第二集尘仓,第一集尘仓和第二集尘仓沿着集尘罩长度方向分布设置;所述第一集尘仓内侧和集尘罩内腔连通,第一集尘仓外侧分别设置多个进气口,所述第二集尘仓内侧和集尘罩内腔连通,第二集尘仓外侧分别设置多个出气口;所述集尘罩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分流器和第二分流器,第一分流器一侧并排设置多个第一分流器出气口,多个第一分流器出气口分别和多个进气口一一对应连接,第一分流器另一侧设置第一分流器进气口;所述第二分流器一侧并排设置多个第二分流器进气口,多个第二分流器进气口分别和多个出气口一一对应连接,第二分流器另一侧设置第二分流器出气口。
进一步的,多个进气口沿着第一集尘仓长度方向等距分布。
进一步的,多个出气口沿着第二集尘仓长度方向等距分布。
进一步的,第一分流器进气口内设置鼓风机。
进一步的,集尘罩顶部分别设置第一激光入光口和第二激光入光口,第一激光入光口正上方设置第一正压吹气管,第一正压吹气管面向第一激光入光口端面设置多个第一吹气孔,第二激光入光口正上方设置第二正压吹气管,第二正压吹气管面向第二激光入光口端面设置多个第二吹气孔。
进一步的,多个第一吹气孔沿着第一正压吹气管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多个第二吹气孔沿着第二正压吹气管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普天铁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普天铁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063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施工用台车的行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刹把结构及电动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