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螨虫垫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03316.0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00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淑红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A01M1/02;B32B27/02;B32B27/12;B32B5/02;B32B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徐靓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螨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除螨虫垫,包括片状环体、EVA泡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和引诱层,引诱层为两层,且两层引诱层之间固定夹持有片状环体,片状环体的内侧设有EVA泡棉,EVA泡棉的上下表面分别贴设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引诱层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均具有与EVA泡棉连通的诱虫通孔。该除螨虫垫利用引诱层将螨虫引诱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内,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弹性伸缩的诱虫通孔使螨虫落入EVA泡棉内,最终利用EVA泡棉弹性收紧的特性将螨虫圈在EVA泡棉内,使螨虫窒息、饥饿死亡,该除螨虫垫无需人工实时清理,除螨虫功效长久有效,具有良好的除螨效果,而且无任何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居家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螨虫垫。
背景技术
螨虫,属于蛛形纲广腹亚纲动物,身体大小一般都在0.5毫米左右,有些小到0.1毫米,大多数种类小于1毫米。螨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环境,其食性多样,常出现在人畜体,含淀粉、纤维、糖类等的农产品以及衣被等家用纺织品上,所其生存的条件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长期以来,人们在防治螨虫方面,一直采用杀虫剂喷洒、药物烟雾薰蒸以及在柜箱中放置樟脑丸等,其中喷洒药液毒杀,不仅有效期短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烟雾薰蒸和樟脑丸除螨虫后还需要人工二次清理,而且除螨虫时效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除螨虫垫,其除螨时效长,使用安全、卫生、便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除螨虫垫,包括片状环体、EVA泡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和引诱层,所述引诱层为两层,且两层引诱层之间固定夹持有片状环体,所述片状环体的内侧设有EVA泡棉,所述EVA泡棉的上下表面分别贴设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所述引诱层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均具有与EVA泡棉连通的诱虫通孔。
该除螨虫垫利用引诱层将螨虫引诱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内,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弹性伸缩的诱虫通孔使螨虫落入EVA泡棉内,最终利用EVA泡棉弹性收紧的特性将螨虫圈在EVA泡棉内,使螨虫窒息、饥饿死亡,该除螨虫垫无需人工实时清理,除螨虫功效长久有效,具有良好的除螨效果,而且无任何副作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地,所述引诱层包括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贴面的熔喷布层和设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外表面的网眼布层。
优选地,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的边缘与熔喷布层的边缘压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网眼布层的材质为3D立体经编网眼布。
优选地,所述网眼布层的厚度介于0.5mm-1.5mm之间。
优选地,所述网眼布层的诱虫通孔的孔径介于0.1mm-1mm之间。
优选地,所述熔喷布层的材质为聚丙烯超细纤维。
优选地,所述熔喷布层的厚度介于0.05mm-0.1mm之间。
优选地,所述熔喷布层的诱虫通孔的孔径介于0.1mm-1mm之间。
优选地,所述EVA泡棉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通过非连续性胶粘连接。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螨虫垫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螨虫垫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淑红,未经徐淑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03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鼻喉科用头部固定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免换刀气动剥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