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滨海河道红树林的种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02643.4 | 申请日: | 2021-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82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 发明(设计)人: | 徐扬帆;冯立辉;陈文峰;冯先导;李世汨;夏新星;王龙涛;罗伟;张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E02B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徐贝贝 |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滨海 河道 红树林 种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滨海河道红树林的种植装置,包括:多个护坡袋,多个所述护坡袋呈多排放置在滨海河道的边坡上;任意所述护坡袋内填充有土壤,且所述护坡袋上表面开设有开口,用以种植红树林;护坡石,其砌筑在所述边坡的下部的。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减弱潮间带波浪对滨海河道的冲刷,还能为红树林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提高红树林的存活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树林种植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滨海河道红树林的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及河口潮间带地区,由于红树林遭受周期性的河流与海水浸淹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潮间带式生长环境。这让红树林在防止水体流失、净化水质、抗风消浪、促淤保堤、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滨海、滨河工程等的建设,加之围垦、过度捕捞和采挖等对海岸及河口潮间带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些都加速了海岸及河口潮间带区域的水土流失。目前工程上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通过在潮间带的岸边区域构建生态护坡,生态护坡利用红树林发达的根系进行护坡固土、防止潮汐带的水土流失。而直接在海岸或河口潮间带区域种植红树林幼苗,因风浪冲刷阻碍底质泥沙沉积,种植的幼树因底质疏松而裸露根系后被冲倒,导致红树林存活率低。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滨海河道红树林的种植装置,能够为红树林提供稳定的生产环境,减小风浪对其生长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滨海河道红树林的种植装置,包括:
多个护坡袋,多个所述护坡袋呈多排放置在滨海河道的边坡上;任意所述护坡袋内填充有土壤,且所述护坡袋上表面开设有开口,用以种植红树林;
护坡石,其砌筑在所述边坡的下部的。
优选的是,所述护坡袋为矩形,其长度方向与所述边坡的底边平行。
优选的是,所述护坡袋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开口,相邻两个所述开口的间距为30-40cm。
优选的是,每排所述护坡袋中相邻两个所述护坡袋之间的距离间隔3-5cm。
优选的是,所述护坡袋内种植所述红树林后,其内部的土壤填充厚度为14-16cm。
优选的是,所述边坡的坡度小于20度。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滨海河道红树林的种植装置,在边坡上分排放置护坡袋,护坡袋内填充土壤,采用护坡袋种植红树林,不仅能减弱潮间带波浪对滨海河道的冲刷,还能为红树林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提高红树林的存活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护坡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02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