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97485.8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7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范吉昌;王小鹰;易亮;吴金华;张翼飞;彭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36 | 分类号: | H05B6/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陈文斌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加热 装置 烹饪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座及电磁加热线圈,电磁加热线圈设于安装座,安装座上对应电磁加热线圈的区域为隔磁区;其中,隔磁区的表面设有隔磁涂层;或者,隔磁区中填充有隔磁材料,隔磁材料的总体积与隔磁区的总体积比为a,0.2≤a≤0.5。本方案通过在隔磁区的表面设置隔磁涂层来屏蔽电磁辐射;或者,在隔磁区中填充隔磁材料,也即使得隔磁区的组成成分中包含隔磁材料,且隔磁材料的总体积与隔磁区的总体积比a满足,0.2≤a≤0.5,以在屏蔽电磁辐射的同时,降低制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磁炉以其多用途,无明火,效率高,无污染,易清洗,整洁的特点,深受广受消费者的信赖。如今由于厨房电器越来越多,如此多的厨具就会占用很多的空间,所以消费者在购买家电的时候越来越青睐于薄而小的产品,电磁炉的发展趋势必然往超薄外形发展。
现有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电磁加热线圈会产生电磁场,形成电磁辐射,目前的电磁辐射的屏蔽方案主要是在电磁加热线圈的底部增加0.3-0.5mm厚度的圆形铝板,但是圆形铝板的成本较高,增加了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不利于产品的销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电磁加热装置采用0.3-0.5mm的圆形铝板隔磁,成本较高,不利于销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包括:
安装座;以及,
电磁加热线圈,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对应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的区域为隔磁区;
其中,所述隔磁区的表面设有隔磁涂层;或者,所述隔磁区中填充有隔磁材料,所述隔磁材料的总体积与所述隔磁区的总体积比为a,0.2≤a≤0.5。
可选地,所述隔磁涂层的厚度为b,0.01mm≤b≤1mm。
可选地,所述隔磁涂层的材质为铁基金属粉、铁氧体或铝粉。
可选地,所述隔磁涂层为微晶涂层、非晶涂层、或纳米晶涂层。
可选地,所述隔磁区的表面设有隔磁涂层;
所述安装座的材质为塑料。
可选地,所述隔磁区内填充有隔磁材料,所述隔磁材料的总体积与所述隔磁区的总体积比为a,0.2≤a≤0.5;
所述隔磁区的主体材质为塑料,所述隔磁材料以一体成型方式形成于所述隔磁区中。
可选地,所述隔磁区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底部与所述侧部围设形成一侧开口的安装腔,所述开口到所述底部的距离为h1;
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位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的厚度为h2,h1≥h2≥(1/3)h1。
可选地,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间距为c,c≥0.5mm。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底座;以及,
如权上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底座内。
可选地,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在所述底座的底壁上的投影为第一投影区域,所述隔磁区在所述底座的底壁上的投影为第二投影区域,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域内。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974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室内甲醛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