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胃管护理包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97297.5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94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曾晓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全学荣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胃管 护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鼻胃管护理包,包括护理组件,所述护理组件包括鼻胃管、注射器和胶布,所述鼻胃管具有管体和导丝,鼻胃管还包括鼻翼固定器和固定结构;鼻翼固定器具有:套筒,所述套筒与管体的外壁配合并且可以沿管体的外部移动;锥面,所述锥面位于套筒外部并且与鼻孔配合;所述固定结构具有:接头,所述接头与管体的尾部连接,所述接头与注射器承插连接;插头,所述插头与所述接头承插连接,所述插头的端部与导丝的尾部连接;堵头,所述堵头与所述接头承插连接。通过设置固定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导丝晃动;鼻翼固定器不仅可以对管体进行预固定,防止胶布粘贴过程中晃动,在使用过程中也可以持续地防止管体晃动造成患者不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鼻胃管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鼻胃管护理包。
背景技术
鼻胃管通过鼻腔沿食道进入胃、十二指肠或空肠中,常用于对手术、昏迷、胃部不能进食等病人进行喂食和营养液输注。鼻胃管管体的头部设有通孔,管体内一般都插入有导丝,在使用时,导丝可以对鼻胃管的插入方向进行导向。
现有技术的鼻胃管在使用时通常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鼻胃管与导丝连接不紧密,导丝易松动导致鼻胃管插入困难,多次插入会给病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更多的工作量;(2)通常只在管体头部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致使在管体的头部的端部始终残留少许液体或沉积物,这不仅可能造成通孔堵塞,而且可能对患者的胃部环境造成不利影响;(3)目前通常直接采用胶布将鼻胃管粘贴固定于患者的面部,鼻胃管容易轻微地晃动,给造成患者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鼻胃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丝易松动和管体头部易沉积物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胃管的技术方案如下:
鼻胃管,具有管体和导丝,鼻胃管还包括限位结构和固定结构;其中,所述限位结构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于管体的头部的端部;推进端,所述推进端位于第一通孔的外部,所述推进端具有第一弧面;限位段,所述限位段的头部与推进端连接,所述限位段的尾部与导丝的头部连接,所述限位段具有横截面尺寸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的扩大部;所述固定结构具有:接头,所述接头与管体的尾部连接;插头,所述插头与所述接头承插连接,所述插头的端部与导丝的尾部连接;堵头,所述堵头与所述接头承插连接。
通过设置固定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导丝晃动;通过开设第一通孔,可以避免管体的头部的端部沉积物质;通过设置扩大段,可以防止导丝穿过第一通孔;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鼻胃管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可以提升患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适合于推广使用。
进一步地是,所述管体的头部设有与第一通孔连接的第二弧面。
进一步地是,所述管体的头部的侧壁还设有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是,所述限位段的横截面直径沿管体的轴向递增。
进一步地是,所述推进端的表面设有pH检测层。
进一步地是,所述接头与注射器的乳头配合。
进一步地是,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带体,所述带体连接堵头和接头。
进一步地是,所述管体上设有刻度;所述管体的长度为75~100cm。
进一步地是,所述鼻胃管为单腔胃管、双腔胃管或三腔胃管。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鼻胃管护理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丝易松动和管体固定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胃管护理包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972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多功能腹透管固定带
- 下一篇:折叠滤水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