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流路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495024.7 | 申请日: | 2021-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48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砂永伸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普乐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23/22 | 分类号: | G05D2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袁波;刘继富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流路 器件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流路器件,包括:微控制单元、第一机械式继电器、第二机械式继电器、晶体管电路及帕尔贴元件;微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机械式继电器、第二机械式继电器、晶体管电路连接,帕尔贴元件分别与第一机械式继电器、第二机械式继电器、晶体管电路连接。机械式继电器是通过机械式切换触点的方式来控制帕尔贴元件的,其电流损耗要远远小于晶体管的电流损耗,因此相比与单独使用晶体管电路,能够降低能耗。并且可以减少晶体管电路的工作时长,从而减少晶体管电路产生的热能,因此晶体管电路上可以不用设置散热片,而机械式继电器的体积是要小于散热片的体积的,因此能够减少微流路器件的体积,实现微流路器件的小型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流路器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高精度且高速进行蛋白质、核酸等微量物质(流体)的分析,越来越常用到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芯片是指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基板中形成宽度和深度约为1到1000微米的细槽,将该细槽用作液体通道、反应容器或分离/纯化检测容器,流体通过毛细作用或重力作用在这些细槽构成的流体通道中移动,实现将复杂的化学体系集成到微芯片中。在分析过程中需要对细槽内的液体进行温度调整,例如加热或冷却等操作(例如,日本特开2010-139491号公报等)。
现有技术中,利用由微控制单元、帕尔贴元件、晶体管电路及安装在晶体管电路上的散热片等组成的微流路器件实现细槽内液体的温度调整。其中,现有技术中的帕尔贴元件通常包括帕尔贴片、散热片及风扇等结构。
现有技术中的晶体管电路例如包括四个晶体管,由于晶体管工作原理及材料的限制,导致晶体管在工作过程中会有较大的电流损失,从而造成晶体管发热,因此导致整体能耗较高,并且需要针对各晶体管添加散热片,以防止因温度过高而导致晶体管损坏,添加散热片的晶体管电路造成了微流路器件体积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流路器件,以实现减少能耗及减少微流路器件的体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流路器件,包括:
微控制单元、第一机械式继电器、第二机械式继电器、晶体管电路及帕尔贴元件;
所述微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机械式继电器、所述第二机械式继电器、所述晶体管电路连接,所述帕尔贴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机械式继电器、所述第二机械式继电器、所述晶体管电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机械式继电器在接通时控制所述帕尔贴元件的第一端制热;所述第二机械式继电器在接通时控制所述帕尔贴元件的第一端制冷;所述晶体管电路在接通时控制所述帕尔贴元件的第一端制热或制冷;
当所述微控制单元接收到的温度信号在第一温度范围内、且需要所述帕尔贴元件的第一端制热时,所述微控制单元接通所述第一机械式继电器;当所述微控制单元接收到的温度信号在第一温度范围内、且需要所述帕尔贴元件的第一端制冷时,所述微控制单元接通所述第二机械式继电器;当所述微控制单元接收到的温度信号在第二温度范围内时,所述微控制单元接通所述晶体管电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流路器件还包括:电源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机械式继电器、所述第二机械式继电器连接;
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机械式继电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机械式继电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普乐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恩普乐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950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辆安全保护电路
- 下一篇:一种钢铁制造用锻造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