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弯曲限位颈椎内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480452.2 | 申请日: | 2021-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95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方心俞;张文明;李文波;黄子达;张超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0;A61B17/8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陈智雄;黄秀婷 |
| 地址: | 35000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 限位 颈椎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弯曲限位颈椎内固定装置。包括板体和螺钉,板体包括连接部,每个锁合部设有沉头通孔,且沉头通孔贯穿到锁合部靠近颈椎体一侧,螺钉穿过沉头通孔并连接在颈椎体和锁合部之间以将两者相固定,连接部在背离颈椎体的一侧设有向靠近颈椎体一侧方向凹陷的齿槽,齿槽的数量为多个并沿着板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每个齿槽沿着板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两端贯通至连接部的两旁侧壁。本实用新型在颈椎后侧时,由于板体上设有多个齿槽,在固定使用过程中可提供一定的可弯曲角度,从而解决应力遮挡的问题,可用于青少年颈椎屈曲性脊髓病的辅助治疗,还可防止板体、螺钉和颈椎之间的连接松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为一种可弯曲限位颈椎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是颈椎前路手术中稳定颈椎的较好方法,它是通过前路减压,自体骨植入后,再在椎体前缘用钢板和螺钉进行内固定,以获得稳定颈椎、固定植骨块、促进植骨区的融合,恢复正常的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椎管容量的目的。
在常规手术中,颈椎前路钢板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肯定,但在某些特殊疾病,比如青少年颈椎屈曲性脊髓病(平山病)等,临床医生需要对颈椎进行非融合固定(保留可活动的椎间盘,不进行植骨融合)以减少颈椎前屈。由于颈椎前路钢板没有柔性,在这种手术后的固定过程之中,颈椎仍然存在微动导致应力遮挡,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螺钉松动、钢板断裂现象。螺钉、钢板的松动断裂对周围重要的软组织有潜在的危险,使患者必需尽快取出内固定导致手术失败。螺钉松动、钢板断裂是由于其刚性结构在未融合的颈椎不断活动过程中应力集中,出现螺钉固定的局部骨质的不断磨损导致其咬合骨质的力量逐渐减弱或钢板因金属疲劳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可弯曲限位颈椎内固定装置,该装置固定在颈椎后侧时,由于板体上设有多个齿槽,在固定使用过程中可提供一定的可弯曲角度,从而解决应力遮挡的问题,可用于青少年颈椎屈曲性脊髓病(平山病)的辅助治疗,还可防止板体、螺钉和颈椎之间的连接松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弯曲限位颈椎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和螺钉,所述板体包括两个以上沿板体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锁合部以及连接在相邻两个锁合部之间的连接部,每个锁合部在背离颈椎体的一侧均设有用于穿设螺钉的沉头通孔,且沉头通孔贯穿到锁合部靠近颈椎体一侧,所述螺钉穿过沉头通孔并连接在颈椎体和锁合部之间以将两者相固定,所述连接部在背离颈椎体的一侧设有向靠近颈椎体一侧方向凹陷的齿槽,所述齿槽的数量为多个并沿着板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每个齿槽沿着板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两端贯通至连接部的两旁侧壁。
为了更好的实施本方案,还提供如下优化方案:
为了防止螺丝松动,所述锁合部的数量为两个,每个锁合部上沉头通孔的数量为两个并沿着板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每个锁合部在两沉头通孔之间还设有用于同时固定两螺钉以防止螺钉脱离沉头通孔的限位部件。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件为U形弹片,所述锁合部在两沉头通孔之间还设有用于安装U形弹片的U形槽,所述U形槽的两旁侧壁与两个沉头通孔部分相连通,并且U形槽的开口设置在锁合部远离连接部的端头一侧,所述U形弹片安装在U形槽中时,U形弹片的两旁侧部分遮挡在两螺钉的螺钉头上方,且U形弹片的两支臂端头之间的距离小于弧形部位两侧之间的最大间距;在U形槽的上方还设有用于防止U形弹片向上脱离U形槽的挡体部。
优选地,所述U形槽的上方还设有可视窗口。
为了便于操作,所述U形弹片的两支臂端头设有垂直向上延伸的凸柱,所述U形槽在靠近开口位置的槽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卡接凸柱防止凸柱向远离连接部一侧移动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齿槽为V型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804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