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线型的挂舵臂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479307.2 | 申请日: | 2021-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35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倩;刘奕谦;曾佳;时永鹏;任飞华;邱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3H25/38 | 分类号: | B63H25/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型 挂舵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线型的挂舵臂,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船体尾部下方的假舵以及挂舵臂本体,挂舵臂本体与假舵固定连接成为整体件,舵支承在该整体件上;整体件的线型分为三段,分别为与舵的线型相适应的线型一、满足下舵承与挂舵臂本体之间安装空间要求的线型二及过渡线型,线型一与线型二之间通过过渡线型过渡。1)在不影响舵性能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可充分满足下舵承与挂舵臂的安装空间,满足铸钢件的制作工艺要求;假舵区域的线型沿船宽方向更宽,更好地保证挂舵臂与船体结构的连接,保证船体结构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舵臂,属于船舶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舶操纵设备众多,舵因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操纵设备之一。挂舵臂是支承半悬挂舵的臂状构件。挂舵臂作为船用重要受力部件,曲面多,设计结构较为复杂,根据受力特点采用全铸钢件或半铸钢件形式。假舵则是一种为了使舵顶部与船尾底部形状配合更好,提高舵效而设的船体附加结构。
随着国际海事组织IMO对船舶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舵性能优化,导致舵的线型越来越尖痩。而为了保持线型流畅,挂舵臂的线型也变得十分尖痩。但下舵承与挂舵臂的配合有空间要求,挂舵臂所采用的尖痩线型无法满足配合空间的要求,使得铸造挂舵臂时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下舵承与挂舵臂配合难,造成挂舵臂铸造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多线型的挂舵臂,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船体尾部下方的假舵以及挂舵臂本体,挂舵臂本体与假舵固定连接成为整体件,舵支承在该整体件上;整体件的线型分为三段,分别为与舵的线型相适应的线型一、满足下舵承与挂舵臂本体之间安装空间要求的线型二及过渡线型,线型一与线型二之间通过过渡线型过渡。
优选的,所述挂舵臂本体为铸钢件。
优选的,所述假舵与所述挂舵臂本体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整体件的线型为流畅线型。
优选的,所述线型一与所述线型二之间通过所述过渡线型实现光顺过渡。
优选的,所述整体件位于所述舵的舵底板与舵顶板之间的部分采用所述线型一。
优选的,所述线型一与所述舵的线型一致。
优选的,所述整体件位于所述假舵的假舵底面至假舵顶面之间的部分采用所述线型二。
优选的,所述线型二沿船宽方向上的变宽速率比所述舵的线型变宽速率更大,以满足下舵承与挂舵臂本体之间的安装空间要求。
优选的,所述整体件位于所述舵的舵顶板与所述假舵的假舵底面之间的部分采用所述过渡线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不影响舵性能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可充分满足下舵承与挂舵臂的安装空间,满足铸钢件的制作工艺要求;假舵区域的线型沿船宽方向更宽,更好地保证挂舵臂与船体结构的连接,保证船体结构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挂舵臂、舵及假舵的位置关系(纵向(船长方向)视图);
图2为挂舵臂在船宽方向的双曲率线型(典型横向(船宽方向)视图);
图3为挂舵臂与下舵承配合处的俯视图;
图4为挂舵臂与下舵承配合处的纵向(船长方向)视图;
图5为挂舵臂与下舵承配合处的横向(船宽方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793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放大器及高峰值脉冲光纤激光器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自动切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