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微热管的蓄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77277.1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20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柯细勇;涂孟南;柯勇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益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02 | 分类号: | F25D3/02;F25D23/00;F28D15/02;F25D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刘翠芹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热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微热管的蓄冰装置,它由至少一组蓄冰机芯构成。所述蓄冰机芯由机架和若干根微热管构成;所述机架为一长方体框架,它由中空的管子焊接而成,机架内可流过温度较低的冷媒介质;所述微热管垂直固定在机架上,与机架内流过的冷媒介质进行能量交换,吸收冷的能量,蓄冷。蓄冰机芯蓄冷后,放入冷水中,释放冷能,使冷水的温度降低,结冰,实现蓄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能耗低、节能环保、蓄冰效率高、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搬运、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冰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微热管的蓄冰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蓄冰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电力负荷很低的夜间,用低谷电采用电动制冷机制冷,使蓄冷介质结成冰,利用蓄冷介质的显热及潜热特性,将冷量储存起来;在电力负荷较高的白天,也就是用电高峰期,使蓄冷介质融冰,把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以满足建筑物空调或生产工艺的需要。
传统的蓄冰装置有封装式蓄冰装置,即将蓄冷介质封装在球形或板形小容器内或者盘管内,并将许多此种小蓄冷容器或盘管密集地放置在密封罐或开式槽体内,从而形成封装式蓄冰装置。运行时,载冷剂在球形或板形小容器外流动,将小容器或盘管内的蓄冷介质冻结、蓄冷;然后,再将封装式蓄冰装置取出放入冷水中或者将温度相对较高的冷水输入蓄冰装置内,使蓄冰装置内的蓄冷介质融化,释放出冷量,使冷水结冰。
传统的蓄冰装置的弊端在于:
1、能源消耗大。虽然,传统的蓄冰装置利用低谷电制冷和蓄冷,但是,随着蓄冰装置蓄冷量的增大,还是需要消耗较大的能源。
2、由于蓄冰装置内容置有许多小蓄冷容器或盘管,造成整个蓄冰装置体积庞大,重量大,移动不方便,使用不方便。
3、传统蓄冰装置体积大,搬运过程中,易造成盘管之间连接处虚焊,出现蓄冷介质泄露,安装、维护均不方便,运行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能耗、运行成本低、节能环保的基于微热管的蓄冰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微热管的蓄冰装置,它包括至少一组蓄冰机芯;所述蓄冰机芯由机架和若干根微热管构成;所述机架为一长方体框架结构,它由中空的管子焊接而成;所述微热管垂直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机架内流过的冷媒介质进行能量交换,吸收冷的能量,蓄冷。
优选地,所述微热管的两侧面通过导热硅胶粘贴有铝翅片;所述铝翅片的长度小于所述微热管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机架由若干根中空的方管和若干根中空的扁管焊接而成;
所述中空的方管彼此焊接形成所述机架的外框架,所述扁管间隔地焊接在所述外框架的顶面和底面,用于固定所述微热管;
构成所述外框架顶面和底面两端的所述方管的侧壁上、与所述中空的扁管相对应处开有孔,冷媒介质从所述机架一端流入,流经所有的所述方管和所述扁管,从所述机架另一端流出。
优选地,所述微热管的两端涂抹导热硅胶后与所述扁管相连。
优选地,构成所述机架的所述中空的管子彼此之间均采用满焊焊接,焊接后的所述机架需达到能承受5公斤压力的设计要求。
优选地,所述基于微热管的蓄冰装置还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蓄冰机芯内置在所述箱体内;
所述箱体和所述箱盖为双层箱体,其夹层内设有保温棉。
优选地,所述机架的顶部两端焊接有便于搬运的吊耳;所述箱盖的顶部两端也焊接有用于搬运的吊耳。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或者民用甚至是军工方面,用于蓄冰或室内供冷,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蓄冰装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益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环益创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772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用饲料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种子培育用清洗消毒预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