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氢气还原钢带炉安全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475457.6 | 申请日: | 2021-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52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许开华;吴兵;刘玉成;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C21D1/74;C21D9/54;C21D11/00;G08B21/18;G08B7/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甄薇薇 |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气 还原 钢带炉 安全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氢气还原钢带炉安全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氢气流量监测系统、炉尾炉膛氧含量监测系统、氮气压力监测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操作显示系统,所述操作显示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氢气还原钢带炉安全控制系统和安全控制方法能够很好保障钢带炉安全平稳运行,特别是突发停电或者停氢气和氮气供应不足时,设备能够及时切换为氮气置换状态,确保设备和操作人员安全。同时氢气、氮气流量等工艺参数发生波动时也能及时提醒操作工调整和查看设备运行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带炉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氢气还原钢带炉安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钢带炉一般采用氢气作为还原气氛,氢气爆炸极限是4.0%-75.6%,当有少量空气渗入炉膛内时,渗入的氧气就能与炉膛内的氢气混合形成爆炸条件,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在现有技术中,钢带炉炉前炉尾因钢带运行和出料不能完全密封,普遍采用进出口密封机构进行氮气密封,密封机构采用组合式氮气气帘多重密封方式,工作时向密封机构内部充入氮气形成微正压,防止炉外空气进入炉内。但密封气帘高温硅胶片使用较长后容易老化,氮气和氢气供应不稳定等因素都容易造成炉膛内进入空气,氧含量超标,发生爆炸事故,造成设备和人员损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氢气还原钢带炉安全控制系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种氢气还原钢带炉安全控制系统,包括氢气流量监测系统、炉尾炉膛氧含量监测系统、氮气压力监测系统、报警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和操作显示系统,所述氢气流量监测系统包括设置于氢气输入管道上的氢气输入阀和氢气流量计;所述炉尾炉膛氧含量监测系统包括设置于炉尾炉膛内的氧含量检测仪;所述氮气压力检测系统包括设置于氮气输入管道上的氮气输入阀和氮气压力检测仪;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分别与氢气输入阀、氢气流量计、氧含量检测仪、氮气输入阀、氮气压力检测仪和报警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操作显示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报警装置为声光报警装置。
具体地,所述氢气输入阀和氮气输入阀为电磁阀。
具体地,所述氢气输入阀为常闭型电磁阀,所述氮气输入阀为常开型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氢气还原钢带炉安全控制系统能够很好保障钢带炉安全平稳运行,特别是突发停电或者停氢气和氮气供应不足时,设备能够及时切换为氮气置换状态,确保设备和操作人员安全。同时氢气、氮气流量等工艺参数发生波动时也能及时提醒操作工调整和查看设备运行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氢气还原钢带炉安全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安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考附图1,一种氢气还原钢带炉安全控制系统,包括氢气流量监测系统、炉尾炉膛氧含量监测系统、氮气压力监测系统、报警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和操作显示系统,所述氢气流量监测系统包括设置于氢气输入管道上的氢气输入阀和氢气流量计;所述炉尾炉膛氧含量监测系统包括设置于炉尾炉膛内的氧含量检测仪;所述氮气压力检测系统包括设置于氮气输入管道上的氮气输入阀和氮气压力检测仪;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分别与氢气输入阀、氢气流量计、氧含量检测仪、氮气输入阀、氮气压力检测仪和报警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操作显示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报警装置为声光报警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氢气输入阀和氮气输入阀为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754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效上浮絮凝物的极限除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利检测样品采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