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北斗的区域式地球物理观测仪器NTP授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73620.5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10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瞿旻;张扬;宫杰;张敏;王大伟;王佳;单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地震局 |
主分类号: | G04R20/02 | 分类号: | G04R20/02;G09F27/00;H05K7/20;H05K5/02;H05K7/14;H05K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北辰联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0 | 代理人: | 于忠洲 |
地址: | 21001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区域 地球物理 观测 仪器 ntp 授时 系统 | ||
1.一种基于北斗的区域式地球物理观测仪器NTP授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柜(1)、地球物理观测仪器(26)、NTP服务器(25)、北斗天线(65)以及散热机构;在设备柜(1)的前侧敞口处铰接安装有柜门(2),在柜门(2)上设置有控制盒(5)和门把手(3);在控制盒(5)内设置有控制器、风机驱动电路以及通信模块;在控制盒(5)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显示屏(7)和扬声器(8);
散热机构包括散热风机(10)以及两个散热单元;两个散热单元上下间隔式安装在设备柜(1)内,散热风机(10)安装在设备柜(1)的后侧面上,且散热风机(10)的出风口通过进风管道(12)与两个散热单元相连通;地球物理观测仪器(26)以及NTP服务器(25)分别安装在两个散热单元上;在散热单元上通过弹性悬挑机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9);北斗天线(65)通过信号线缆与NTP服务器(25)的射频端口电连接;地球物理观测仪器(26)与NTP服务器(25)通信连接,由NTP服务器(25)对地球物理观测仪器(26)的时钟进行监测和校准;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39)、显示屏(7)、扬声器(8)、风机驱动电路以及通信模块电连接;风机驱动电路与散热风机(10)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的区域式地球物理观测仪器NTP授时系统,其特征在于:NTP服务器(25)包括方形外壳、授时模块、射频端口、通信接口、状态灯、存储器以及工控机;授时模块、存储器以及工控机均设置于方形外壳内,且工控机分别与授时模块以及存储器电连接;通信接口设置于方形外壳的后侧面上,并与工控机的IO信号端电连接;状态灯设置于方形外壳的前侧面上,并与授时模块的状态信号端电连接;射频端口与授时模块的射频信号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的区域式地球物理观测仪器NTP授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散热单元包括散热箱体(17)、顶部出风罩(15)、出风管道(13)、底部进风罩(16)以及进风对接管(48);在散热箱体(17)的底部左右侧边处均设置有一根滑条(22),在设备柜(1)的左右内侧壁上均设置有支撑滑轨(21),两根滑条(22)滑动式安装在对应位置处的支撑滑轨(21)上;在散热箱体(17)的顶部设置有矩形凹陷(20),并在矩形凹陷(20)的竖向侧面和底部侧面上均分布设置有各个散热孔(24);顶部出风罩(15)固定安装在设备柜(1)内且位于对应的矩形凹陷(20)的上方;出风管道(13)的一端与顶部出风罩(15)相连通,另一端伸出设备柜(1)外;底部进风罩(16)固定安装在散热箱体(17)的底部,并与散热箱体(17)相连通;进风对接管(48)的前端与底部进风罩(16)相连通,后端与进风管道(12)相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北斗的区域式地球物理观测仪器NTP授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出风管道(13)的伸出端上设置有防护网(14);在散热箱体(17)的内底部上且位于底部进风罩(16)的连通处通过叶轮支架(18)旋转式安装有扩散叶轮(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北斗的区域式地球物理观测仪器NTP授时系统,其特征在于:进风管道(12)的前端伸入设备柜(1)内,并在伸入端上设置有后侧支撑法兰(50),在后侧支撑法兰(50)的后侧面上设置有环形磁铁(51);进风对接管(48)的后端设置有前侧支撑法兰(49),并在前侧支撑法兰(49)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密封圈(52);进风对接管(48)的后端插装在进风管道(12)的前端内,密封圈(52)夹持在后侧支撑法兰(50)与前侧支撑法兰(49)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北斗的区域式地球物理观测仪器NTP授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柜门(2)的后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分别推压两个散热箱体(17)的柔性缓冲垫(23);在散热风机(10)的进风口处设置有空气滤网(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地震局,未经江苏省地震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736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高速度连续3D打印装置
- 下一篇:一种乙炔生产用渣浆沉降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