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提供加热温度均匀性的风电叶片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70028.X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73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顾育慧;林雄;丁之璆;马乐;马林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B29C70/44;B29C33/08;B29C33/04;B29L3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冯炳辉 |
地址: | 5284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提供 加热 温度 均匀 叶片 模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提供加热温度均匀性的风电叶片模具结构,包括从里往外依次铺设的内壳体层、第一导热层、第一内层、第二导热层、第二内层、发热与温度检测层、外壳体层以及保温层。本方案将以往的上壳体分解为内壳体层、第一导热层、第一内层、第二导热层、第二内层,增加了外壳体层,去掉了巴沙木层(原巴沙木层紧贴发热层导致温度扩散不均匀)。运用本方案通过增设的导热层以及它们之间的厚度关系可以大大提高模具内壳体表面温度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叶片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能够提供加热温度均匀性的风电叶片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风电叶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达到快速固化的目的,不仅如此,还要求提供的温度具有很强均匀才能使生产的叶片满足工艺需求。
目前行业内主流的风电叶片模具都是玻璃钢材料,它不是热的良好导体,且由于模具加热基本都是画区控温,使得模具表面的温度均匀性较差,严重者影响叶片生产固化,带来质量问题。
以往的叶片模具结构主要由上壳体、发热夹芯层、温度检测层、巴沙木层及保温层。模具温度均匀性完全靠加热控制系统发挥作用,大大限制了温度均匀性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出了一种能够提供加热温度均匀性的风电叶片模具结构,有效解决以前模具加热温度均匀性问题,可以将以前模具10℃的温差缩小到2~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够提供加热温度均匀性的风电叶片模具结构,包括从里往外依次铺设的内壳体层、第一导热层、第一内层、第二导热层、第二内层、发热与温度检测层、外壳体层以及保温层。
进一步,所述内壳体层由碳毡或胶衣及玻纤布组成,厚度为2mm,所述玻纤布有多层铺设于碳毡或胶衣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热层由金属网组成,厚度为0.5mm。
进一步,所述第一内层由玻纤布组成,厚度为3mm。
进一步,所述第二导热层由金属网组成,厚度为0.5mm。
进一步,所述第二内层由玻纤布组成,厚度为3mm。
进一步,所述发热与温度检测层采用发热电缆或热流管道及温度传感器,厚度为2~12mm,所述发热电缆或热流管道均匀分布于模具内的多个加热区域,且每个加热区域布置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发热电缆或热流管道之间保持绝缘性以防止电气短路。
进一步,所述外壳体层由玻纤布组成,厚度为6mm。
进一步,所述保温层使用30mm~40mm厚的保温材料均匀粘接在外壳体层上,粘接耐温需达到150℃以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本方案将以往的上壳体分解为内壳体层、第一导热层、第一内层、第二导热层、第二内层,增加了外壳体层,去掉了巴沙木层(原巴沙木层紧贴发热层导致温度扩散不均匀)。运用本方案通过增设的导热层以及它们之间的厚度关系可以大大提高模具内壳体表面温度的均匀性,另外,根据生产工艺对温度的需求导热层的层数可以灵活设置,温度要求不高也可以使用单层导热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提供的风电叶片模具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未经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700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桌面折叠置物架
- 下一篇:一种抗干扰型水利水电工程用水位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