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桩梁、板桩组合墙及制造压桩梁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69597.2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11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俞盈盈;俞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晓东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E02D17/20;E02B3/12;B28B7/00;B28B7/18;B28B7/2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方闻俊 |
地址: | 315450 浙江省余姚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桩梁 组合 制造 模具 | ||
1.一种压桩梁,包括预制的混凝土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体(1)的底部设有可卡置在板桩墙的顶部的卡槽(11),所述混凝土梁体(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通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桩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体(1)两端设有凹槽(13),相邻两混凝土梁体(1)的凹槽(13)拼接后可形成所述连接通孔(12)。
3.一种板桩组合墙,包括由多根混凝土桩(3)并排拼接形成的板桩墙(2),所述板桩墙(2)的顶部间隔分布有多个纵向延伸的孔洞(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固件(4)和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桩梁,所述混凝土梁体(1)通过其底部的卡槽(11)卡置在所述板桩墙(2)的顶部,至少一部分所述连接通孔(12)与所述孔洞(21)对应,所述锚固件(4)自上而下插入连接通孔(12)和对应的孔洞(21)内而将所述混凝土梁体(1)与所述板桩墙(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桩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4)为预制混凝土块、或杆件、或浇筑在连接通孔(12)和孔洞(21)内的混凝土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桩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桩墙(2)的侧壁(2a)和卡槽(11)的内壁(11a)之间设有膨胀管(5),膨胀管(5)内灌注有膨胀介质以使得膨胀管(5)鼓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桩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体(1)上设置有第一穿孔(14),第一穿孔(14)纵向贯穿连通所述卡槽(11),所述第一穿孔(14)供膨胀管(5)的端部向上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桩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1)的内壁上开有横向贯穿的第二穿孔(15),所述第二穿孔(15)供绑扎膨胀管(5)的绑扎绳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桩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3)具有纵向延伸的凹槽部(33),相邻两根混凝土桩(3)的凹槽部(33)所共同围成的空间构成所述的孔洞(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桩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3)的横截面为H形或工字形。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桩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3)为中空的多边形桩,其内的中心孔构成所述孔洞(21)。
11.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2所述压桩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6)及位于底板(6)左、右两侧的侧板(7);所述底板(6)上具有向上凸起的用以成型出所述卡槽(11)的第一凸台(8),在所述第一凸台(8)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以成型出所述连接通孔(12)的第二凸台(9)。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压桩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8)的左、右侧壁均具有第一拔模斜度(81);所述第二凸台(9)的左、右侧壁及前、后侧壁均具有第二拔模斜度(91)。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压桩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6)及左、右侧板(7)所构成的型腔内还前后间隔设置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对压桩梁的前后两侧进行约束,所述挡板(10)设有用以在混凝土梁体(1)端部成型出所述凹槽(13)的第三凸台(101)。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压桩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7)铰接在底板上,在两块所述侧板(7)翻转至竖向位置后,两侧板(7)的顶部通过连接件(71)连接在一起,从而在底板(6)和两块侧板(7)之间构成型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晓东,未经俞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695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养殖用池塘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龙门架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