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气装置及极片收卷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467773.9 | 申请日: | 2021-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88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航;石胜云;洪宗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B65H18/02;B65H18/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金铭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气 装置 极片收卷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气装置及极片收卷系统,可应用于在极片进行收卷时对极片表面进行保护,包括可卷绕本体及充气组件,可卷绕本体内部具有充气腔,充气组件与可卷绕本体连接用于向充气腔内充气,其中,可卷绕本体上还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充气腔内的气体通过多个通气孔被排出,如此,当对极片进行收卷时,将可卷绕本体与极片共同卷绕,形成一圈卷绕本体、一圈极片、一圈卷绕本体如此的结构被卷绕起来,卷绕之后通过充气组件充气,进入充气腔内的气体通过通气孔吹向极片表面,从而钝化极片表面,提高极片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本申请提供的通气装置,能够保证极片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电池生产的良率及电池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片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气装置及极片收卷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燃油汽车产生的环境问题及燃料的经济性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迫切需要一种绿色、环保、经济的新能源汽车来缓解燃油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自放电、无污染等优点,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充电速度、循环寿命直接决定了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体验,而安全快速充电、长循环寿命也一直是锂离子电池研究和改善的热点。
在锂离子电池的制造领域,为了提高电池在首次充放电中的库伦效率,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一种可行的方法是通过阳极极片预锂化技术来增加电池中锂的预存总量。在阳极预锂化电池生产过程中,阳极极片预锂化后需要被收卷放置,等待下一工序中的进一步生产制造。
然而阳极极片预锂化后活性较高,极片表面的化学稳定性差,被收卷放置时很容易发生副反应,导致锂离子电池的良率及一致性难以保证。且类似的问题也困扰着锂金属电池阳极极片等同样具有高表面活性的极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预锂化阳极极片等表面具有较高活性,易发生副反应导致的极片表面化学稳定性差,进而导致锂离子电池的良率及一致性难以保证的问题,提供一种通气装置及极片收卷系统。
一种充气设备,包括:可卷绕本体及充气组件,可卷绕本体内部具有充气腔;充气组件连接于可卷绕本体上并受控向充气腔内充气;其中,可卷绕本体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充气腔内的气体通过多个通气孔被排出。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对极片进行收卷时,将可卷绕本体与极片共同卷绕,形成一圈卷绕本体、一圈极片、一圈卷绕本体如此的结构被卷绕起来,卷绕之后通过充气组件充气,进入充气腔内的气体通过通气孔吹向极片表面,从而钝化极片表面,提高极片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本申请提供的通气装置,能够保证极片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电池生产的良率及电池的一致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卷绕本体包括设置第一卷绕膜和第二卷绕膜,第一卷绕膜和第二卷绕膜相对间隔设置且两者相互连接并形成充气腔;多个通气孔设于第一卷绕膜和/或第二卷绕膜上,从而使得与第一卷绕膜和/或第二卷绕膜贴合地极片表面都能够被提供钝化保护,从而进一步的更好保证极片的稳定性,使其保持原有活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卷绕膜和第二卷绕膜呈长条状延伸,且均被构造为能够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卷绕;通气孔内的气流方向与第一卷绕膜和第一卷绕膜所在平面相交。使得当可卷绕本体与极片共同收卷的时候,通气孔吹出的气流能够垂直吹向极片表面,从而使得对极片表面的钝化保护效果更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卷绕膜和/或第二卷绕膜上的通气孔的孔隙率为20%-80%。从而保证气体流量即通气效果,使得极片表面能够均匀地被钝化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第一卷绕膜或第二卷绕膜的中部的通气孔的密度,大于位于第一卷绕膜或第二卷绕膜边缘的通气孔的密度。从而能够根据极片不同位置所需要的通气量,适应性的设置第一卷绕膜或第二卷绕膜上的通气孔分布情况,保证对极片有效钝化保护同时减小气体的总需求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67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压模具弹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慧校园信息展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