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体泵的复合密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67602.6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42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郭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辰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 |
代理公司: | 嘉兴嘉科嘉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48 | 代理人: | 赵俊霞 |
地址: | 31401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体泵 复合 密封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熔体泵的复合密封机构,属于纺丝计量泵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泵内熔体不易泄漏且生产制造难度低的熔体泵复合密封机构,包括前板、盖板、调心联轴器及主轴,前板包括与主轴配合的第一轴孔,盖板包括与主轴配合的第二轴孔,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连通,调心联轴器与主轴的一字柄活动连接,密封机构包括间隙密封段和螺旋密封段,间隙密封段和螺旋密封段设于前板和盖板上,前板上开有连通进料孔和第一轴孔的回流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丝计量泵,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熔体泵的复合密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单万向节连接形式的熔体泵普遍采用一道间隙密封(如图1)机构,通过主轴与板的精密间隙配合达到密封的目的,但存在以下问题:
1、一旦泵内压力过高,泵内熔体极易通过孔轴间隙发生泄漏;运行一段时间后轴孔相互磨损导致配合间隙过大,逐渐产生泄漏;
2、单万向节连接形式的熔体计量泵依靠单一的间隙形式,对加工精度,装配精度都有极高的要求,大大增加了生产制造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内熔体不易泄漏且生产制造难度低的熔体泵复合密封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熔体泵的复合密封机构,包括前板、盖板、调心联轴器及主轴,前板包括与主轴配合的第一轴孔,盖板包括与主轴配合的第二轴孔,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连通,调心联轴器与主轴的一字柄活动连接,密封机构包括间隙密封段和螺旋密封段,间隙密封段和螺旋密封段设于前板和盖板上,前板上开有连通进料孔和第一轴孔的回流孔。
进一步的,间隙密封段置于前板上,且间隙密封段为主轴与第一轴孔旋转密封配合;螺旋密封段置于盖板上,且螺旋密封段为第二轴孔的内壁上开有反螺纹槽,主轴与第二轴孔转动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回流孔的一端延伸向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之间。
进一步的,盖板、主轴、调心联轴器及前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调心联轴器嵌于盖板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熔体泵内采用间隙密封段和螺旋密封段两者结合,并复合调心联轴器,实现梯次减压密封与调心联轴器双重功能,增强了综合防泄漏能力的同时,保证调心功能的实现;
2、盖板的增厚,使得主轴增长,其目的为增加螺旋密封段密封距离,利用螺旋密封原理的泵送作用,把反螺纹槽内的介质推赶回进料孔(进料孔为低压区),以实现密封,大大增强轴孔的密封能力,尤其对于粘度相对较高的化纤熔体,并且这种密封形式不需要很高的加工配合精度,受磨损影响极小,大大增强其使用寿命及确保密封性能的维持;
3、增加前板回流孔,将反螺纹槽内积聚的熔体及时通过回流孔,导入泵内低压区(进料孔),增强了逐级降压的效果,对间隙密封段进行润滑,也能防止螺旋槽堵塞进一步增强防泄漏能力;
4、熔体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大大提升,且配合开有反螺纹槽的螺旋密封段,对间隙密封段的加工精度要求无需太高,从而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熔体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案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案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案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泵体去除主轴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辰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嘉兴辰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676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件生产用自动化翻面装置
- 下一篇:一种腰果生产用具有收集功能的去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