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五氯化磷制备用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60996.2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96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马西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宏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B01F27/90;B01F27/191;C01B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延峰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 制备 搅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五氯化磷制备用搅拌装置,包括箱体、电机、旋转轴、搅拌杆、进气管、圆管、单向阀,电机设置于箱体顶部中心,旋转轴连接电机并向下延伸至箱体内,旋转轴自上而下等距设置有搅拌杆,箱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箱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进气管沿箱体顶部延伸至箱体内部,进气管自上而下等距连通有圆管,每个圆管上均开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上设置有单向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五氯化磷制备用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五氯化磷(化学式:PCl5)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它是最重要的磷氯化物之一,其它的还有三氯化磷和三氯氧磷。淡黄色结晶,有刺激性气味,易升华。主要用作氯化剂,在不同条件下可有不同的结构。氯气合成法是一种常见的五氯化磷合成方法:将液氯汽化,通入氯气干燥塔脱水而成干燥的氯气,把干燥的氯气通入反应器中与三氯化磷液体进行氯化反应,氯气需一直通至由溶液经糊状再转变成完全干燥的结晶产品为止,即得五氯化磷成品。
现有的五氯化磷在制备过程中,需要配合氯气进行不停搅拌,但是现有设备中的搅拌经常出现搅拌不均的情况,造成制备时需要延长搅拌时间,使生产效率降低,因此需要一种五氯化磷制备用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五氯化磷制备用搅拌装置,包括箱体、电机、旋转轴、搅拌杆、进气管、圆管、单向阀,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箱体顶部中心,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电机并向下延伸至所述箱体内,所述旋转轴自上而下等距设置有搅拌杆,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进气管沿所述箱体顶部延伸至所述箱体内部,所述进气管自上而下等距连通有圆管,每个所述圆管上均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上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圆管均通过卡扣紧固于所述箱体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口罩,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出料口罩;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支撑腿;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自上而下开设有观测口,所述观测口上设置有亚克力板;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便于外接的管道接口。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五氯化磷制备用搅拌装置,进气管上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圆管,圆管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上设置有单向阀,在进气搅拌时,氯气更加均匀,单向阀有效防止三氯化磷液体进入圆管中。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五氯化磷制备用搅拌装置主视图;
图2为一种五氯化磷制备用搅拌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圆管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1、箱体;11、观测口;111、亚克力板;12、支撑腿;2、电机;3、旋转轴; 31、搅拌杆;4、进料口;41、进料口罩;5、进气管;51、管道接口;52、圆管; 521、单向阀;6、出料口;61、出料口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需要声明的是,以下内容仅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声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侧”、“底侧”、“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宏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宏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609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AR二维码扫描的物资溯源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玻璃炉窑余热综合利用系统